希特勒,都有所认识。对于这个要点的重要性,希特勒当人明白坚持保住这个突出部,另一方面德国人也没有料到苏联人会在解冻季节动手,因此德军几乎没有采取防御措施。因此,在战斗开始之后,德国人着实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整个卡涅夫突出部宽130千米,面积大约10,000平方千米。而执行计划的则是以中国军队为主----现在中国方面已经有了独立进行对德作战的能力。在战斗中,中国人的装甲部队已经成熟了起来,届时将会有四个装甲师的兵力,从该突出部底部北面和南面,对这一突出部的德军实施向心突击,合围并且消灭这些德军。()为此,集结了总兵力约35万人,坦克,自行火炮370辆(门)的强大打击力量。而魏元坤的第二百五十师就是这些部队当中的一员。
当然,扼守突出部的德军也不再少数。包括了像党卫军“维京”装甲掷弹师这样的精锐部队,总数在10万以上。德军拥有坦克和自行火炮,而“维京”装甲掷弹师更是德军精锐当中地精锐,因此,这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1月24日。中国军队进行了侦察进攻,一开始德国人虽然猜到了他们会遭到攻击,但是他们认为,相对来说中国人由于时间短促,到这时他们尚未完成进攻准备,而且德国方面也构筑好了相对完备的工事。因此,中国人的进攻。绝对不会来的那么快,但是他们想不到地是,在侦察型攻击后的第二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向着他们发动了全面的总攻。兵挥动手中的旗帜,在中国人的炮兵阵地上,上百门重炮对准了德国人的阵地展开了齐射。很快,几百发炮弹便朝着德国人的阵地飞去。很快,德国人地阵地上就被一团团火球包裹了起来,滚滚浓烟此起彼伏,仿佛是火德星君打开了自己的火葫芦一般。战壕、暗堡、指挥部、公路这一刻被烟团所吞噬,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德军阵地被排山倒海的炮弹淹没,澎湃的爆炸。掀起了一卷卷火团夹杂着撕裂一切生物的爆炸力在阵地上蔓延。一个个深坑被炸起,不少工事被炮弹直接命中,成了一推塌陷的坑洞。整片阵地遍布着破坏一切的气浪,捍起成推的雪块、泥沙,掩盖了半边的夜空。连续不断地炮弹如同是一条钢铁和火焰构成的巨大碾子,在德国人的阵地上来回地碾动,压碎了德国人的铁丝网和路障、碾平了德国人的战壕和掩体,同时在德国人阵地前的雷场当中也碾压出了好几条通道出来。
这是抗德援苏战争开始以来。中国人炮火最猛烈的一次----这也正式宣布了,中国军队已经彻底能够进行一场现代化作战,由原来的那支农民武装,变成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武器和战术的天下雄师。尽管是冬天,但是炮兵阵地上中国的炮兵在强体力劳动之下,还是觉得燥热不堪。很快,他们当中地装填手们都光起了膀子。连头上的汗珠都顾不得擦拭。喊着号子,一次次的将重磅炮弹装填进炮膛。然后将这些钢铁和炸药轰向敌人,他们要用炮火将敌人毁灭----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国人的大炮,并不比苏联人和他们德国人的差。受到了猛烈炮火压制的德国人,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内,都没有能够还击一发炮弹。谁也不敢在中国地战争之神发威地时候触这个眉头,不然,迎接他们的将是毁灭性地打击。
继承了苏联“大炮兵主义”风格的中国人也学会了如何在重点进攻地段击中火炮进行攻击,掩护步坦协同突破的技术。而趁着炮兵进行攻击的时候,中国人的步兵也已经悄悄的摸了上去。冒着被自己人炮弹击中的危险,中国人尽量的贴近了德国人的阵地。只要炮声一停,随着让德国人胆战心惊的冲锋号的吹起,他们就会在高举着红旗的旗手,扑向德国人的阵地。虽然中国人已经装备了大量的坦克,但是在很多地段,进行突破还是要依靠步兵----毕竟,这才是中国人的强项。哪怕是装备已经大大的改善,近战、夜战、肉搏战依然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对抗德国人不二的法宝。
“很好,很好,一分钟后,打信号弹,到时候让装甲营掩护,咱们冲上去,这一次和咱们一块进攻的,有咱们整整一个装甲师的兵力,德国人,根本就挡不住!”透过前沿观察所当中的炮队镜,魏元坤望着对面德国人冒着火光的阵地,兴奋的说道。很快,炮火就展开了延伸,而几颗红色的信号弹从天空中升了起来。接着嘹亮的冲锋号声便在整条战线上响了起来。为了不暴露目标,第一批攻击的梯队完全都是由步兵组成----坦克车的声音和目标太大,很显然不太适合搞突袭。趁着炮击已经潜伏到了德国人眼皮底下的第二百五十师战士,仿佛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一声不吭、如同潮水一般的涌向了前方不远处德国人的阵地。而在第一道阵地上的德国人在猛烈地炮击当中早就剩不下几个人了,在听到中国人脚上棉胶鞋踩在地面上特有的“沙沙”声传来,从战壕中露出他们脑袋的时候,密集的手榴弹雨早就已经浇到了他们的战壕当中。顿时让这些刚刚从密集地炮击当中幸存下来、此刻脑袋还有点晕乎乎的德国人又一次尝到了“手中炮”的滋味。密集的手榴弹将战壕当中的德国人炸得血肉横飞。而他们的射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