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琴的计划中,这六大派之人,需要与明教相互配合,相互策应,才能在作战之中,起到最大化的作用。
若是六大派与明教之人各自为战,明教有叶琴在,有自己的军队,或许无妨,但六大派只是单纯的武林门派,饶是少林那般有武僧私兵的门派,也无法与蒙元大军相抗衡。
因此,双方之间相互配合,才是最佳的选择。
原本,以六大派与明教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可能合作的,不过却因有叶琴做这个中间人,这件事成为了可能。
叶琴分别向除武当峨眉外的四派去信,因昆仑派所处与明教最近,因此叶琴令他们配合明教五行旗行动。
五行旗或正面或侧面直接对抗元兵,昆仑派则作为一股奇兵,偷袭所攻打之地本镇,例如县城衙门之类的地方,如此逐步推进,占领乡村城镇,收复西域地方。
而崆峒派所在,也在西北,虽与昆仑派以及明教相距较远,但当地亦有明教所属军队,两相配合,同时与昆仑明教相互配合,进一步收复西北地界,进一步确保西北方,在最终大战之时截断蒙元退路。
而其余四派俱是身处中原地界,而中原地界虽大多被蒙元朝廷所控制,但却也是明教大军活动最为频繁之处。
首先是华山,此地地处陕西地界,西面与西域战线相接,东南方则与中原地界相邻,因此此处乃是一个枢纽之地,叶琴令他们配合明教当地义军,同样作为一支奇兵,收复当地的失地,以作为物资军队的运输中转。
而武当与峨眉,分别地处湖北与四川两地,相距较近,因此叶琴令他们配合明教义军,收复周边失地,待失地收复之后,继续与明教相配合,向四周扩散,主要向江南地界进军。
江南地界甚是富庶,若可将江南地界收复,则可很大程度上确保义军的物资,为之后的长期持续作战,打下基础。
最后,最重要的便是少林,少林地处河南嵩山,乃是不折不扣的中原地界,与元大都相邻最近,多半也是是否能将蒙元赶回北地的最终决战场。
因此,少林所需的,先是配合明教义军,收复周边地区,之后只需守卫刚刚收复的失地,不被敌人夺回,同时时不时地向北方骚扰一下蒙元政府的国都,削弱他们的力量。
叶琴的命令送出,明教之人自是遵从,六大派也俱都开始行动起来,虽然初时两相配合并不顺利,但经过了短暂的磨合,全国各地的战线纷纷开花,反元势头可谓是一片大好。
经过了半年之久的作战,由于西域地界集合了明教、昆仑、崆峒以及华山的力量,基本上已经被尽数收复。
这西域地界虽然辽阔,但却因为土地环境较为贫瘠,所以聚集的军队也并非很多,相对收复起来较为容易。
西域地方收复,明教对当地民众进行了安抚,随即便集结起来,在陕西地界汇军,随时准备策应其他部队,并在大战之时最为援兵,对中原地方进行支援。
然而,就在各地反元势头大好之际,一个令人咬牙切齿的消息,传到了叶琴耳中。
“禀报教主,根据朱元璋朱将军情报,中原周边正值战事大好,少林却突然放弃合作,并且与我教义军刀兵相向,幸而徐达徐将军及时下令,令义军撤出少林地界,才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叶琴闻言皱眉,他先前就已料到,六大派虽然都同意了与明教合作,但少林必会成为一个阻碍。
首先,少林那三个未出关的,渡字辈的老和尚,当真可谓是迂腐不化之辈。
再则,在光明顶一役之时,成昆未被除掉,成功逃离光明顶的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他的大半生都是为了覆灭明教而活,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乃是大好机会,但却阴差阳错没有成功,现如今他定是生出了计策,打算自内部瓦解反元大势,从而令明教覆灭。
正在叶琴思索,应当如何应对少林之事的时候,又有一人来报。
“禀报教主,山下有一少林僧人前来送信。”
听到少林前来送信,周颠登时大叫起来:“好啊!少林的秃驴们还敢来我明教,我下山去将那送信的秃驴宰了!”
说着,周颠便抬脚向大殿外走去。
叶琴见状轻轻咳了一声,说不得和尚拦住了周颠。
环视了大殿中众人一眼,叶琴开口说道:“大家不必惊慌,其实少林所谓,早先便在本座预料之中,各位且不忙,先来看看他少林送来的信上,所说何事。”
随后,彭莹玉接过少林送来的信件,递到了叶琴的手上。
叶琴打开了手中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随即将信递给一旁的赵敏和黛绮丝。
待两人看过信之后,他与赵敏相视一笑,随即将信递到了殷天正等人手中。
待众人将信件传看完毕,俱是皱着眉头看着叶琴,殷天正站出来问道:“教主!这少林当真用心险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