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因为这两首诗,徐达知道这个刘基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
而朱元璋打天下就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
也就是因此,徐达来到了刘基的家中。
徐达走进刘基的家中之后看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
徐达问道:“敢问你可是刘先生?”
那中年人看着身着一身戎装的徐达,点头道:“正是,不知将军来找在下有何贵干?”
徐达闻言急忙放下身段,俯身施了一礼,说道:“徐某此来是有一事相求!”
中年人,也就是刘基说道:“但说无妨!”
徐达淡笑道:“徐某想让李先生助朱元帅一同成就大业!”
听到徐达的话,刘基皱了皱眉头,道:“你说的朱元帅可是朱元璋?”
徐达点了点头。
刘基摇了摇头,说道:“刘某怕是要辜负将军的好意了!”
徐达闻言急忙问道:“为何?”
刘基淡淡道:“在下上有老母下有两子,实在是难以离家!”
听到刘基的话,徐达淡笑道:“刘先生,徐某对你所做的诗句也略有耳闻,我想,像你这样的人,应该不会是因为家有老母和幼子就会放弃我的邀请,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这其中定还有别的因由!”
刘基道:“忠臣不事二主,刘某既然为元廷效过力,做过元廷的臣子,那自然不会再为其他人效力!”
徐达闻言便知道刘基话都是一些推脱之言,他也知道仅凭借自己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说服刘基的。
徐达决定还是将此时告诉朱元璋,看朱元璋会作何安排。
徐达拱手说道:“既如此那徐某就告辞了!”
刘基拱手道:“慢走,请恕在下不能相送!”
徐达回去之后就拍了一队兵马,向朱元璋告知刘基的事情。
接到徐达的消息之后,让此时正值用人之际的朱元璋大为高兴。
但当他知道刘基不愿意入伙之后,朱元璋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朱元璋爱才心切就将李善长和朱升叫到了府中。
朱元璋说道:“徐达在青田发现了一位大才,我欲将他请到府中,可是那位大才却是直言相拒!”
朱元璋接着便对李善长和朱升说了一些关于刘基的事情。
朱元璋又接着说道:“我真想亲自把刘先生请到应天,助我大业呀!”
这时,李善长缓缓说道:“李某以为,应天与青田远隔千山万水,一来一回就要耗去许多时日,而朱大人现在公务繁忙,实在不宜离开应天一步!”
朱元璋接着说道:“军师,那就让朱先生去青田走一趟如何?”
李善长缓缓地摇了摇头:“李某以为,朱先生去青田,虽会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会太大,要知道,徐将军派去做说客的人,大都是刘基的熟人和文友,这些人都无法劝说刘基出山,甚至连刘基的面都难以一见,朱先生即使去了,恐也很难劝说得了刘基!”
李善长说的当然不无道理。
朱元璋不禁喟叹道:“如果不是难以走开,我真想亲赴青田,哪怕在青田住上一年半载,我也要把刘基请到应天来!”
朱元璋这话,是发自内心的。
这时朱升说道:“军师,照你这么一说,我们岂不是无法请动刘基了吗?”
李善长微微一笑道:“军师不用着急,办法自然是会有的!”
朱元璋闻言连忙说道:“李先生有何妙着?快说出来与我等听听!”
李善长在朱元璋等人热切期待的目光中,不慌不忙地说出了一番道理来,惹得朱元璋眉开眼笑地夸赞李善长道:“军师,我看你越来越像那个刘邦身边的萧何了!”
李善长带着一队随从就要离开应天了,朱元璋一直把李善长送到了城外。
李善长临行前对朱元璋说道:“元帅,在李某从青田回来之前,请大人不要急着对张士诚用兵,李某以为,如果刘基来到应天,就必然会对大人做一番形势分析,依刘基的满腹韬略,说不定就会给大人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来!”
朱元璋点头说道:“军师放心,我决不会仓促同张士诚开战,再说了,军师既然有把握将那刘基请来,那我就肯定会在这里等刘基到来,然后向他请教同张士诚开战的方略,还有,徐达那边也还没有做好北上的准备,我即使想同张士诚开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