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重要会议,比起之前的每一次“重要会议”,这一次的会议,算是真正重要了。
望着脸都有些发青的斯大林,没人敢去触他的霉头。
站在这里的伏罗希洛夫元帅一言不发,他只是瞟了一眼身旁的布琼尼元帅,看见后者和他一样,没有任何想要开口说话的意思。
两个人之前就不对进攻德国的看好,也没有像朱可夫那样发表过任何有关“先发制人”的言论。现在前线出了问题,至少还不会轮到他们去解决。
伏罗希洛夫之前去过一趟前线,也是以统帅部代表的身份过去的。他近距离见识过前线的战况,也是很早就看出苏军与德军巨大差距的将领之一。
只不过,他没有像朱可夫那样仗义直言的与斯大林叫板,而是不声不响的过去了一趟,然后又静静悄悄的回到了莫斯科。递交的前线观察总结,也大多是一些空泛的套话,没什么实际营养。
说起来,伏罗希洛夫也算是早就和德队交过手的苏联将领了。
在1918年的时候,德国和那时候的奥匈帝国攻占了乌克兰首府基辅,哈尔科夫和彼得格勒都处于紧急状态下。就是伏罗希洛夫组织和领导了第一支卢甘斯克游击队,开始对德奥军队作战。
他率领游击队从卢甘斯克出发,在科诺托普,游击队与德奥军队展开战斗。他率领的游击队与哈尔科夫工人游击队联手,结果哈尔科夫不久就被德军占领了。他回到卢甘斯克重整旗鼓,然后,卢甘斯克就德奥军包围了。
归根结底,伏罗希洛夫除了和德队打过仗以外,也没什么好吹嘘的资本了。
他是和德军交手过,但是没有打赢。既然没有打赢,那拍谁去都是一个样子,打败仗需要的水平可不高。现在看来,他也就是多了一个“有对德作战经验”的头衔,而且这个经验,还是来自二十多年前的。
至于伏罗希洛夫元帅看的布琼尼元帅,那可是实至名归的老上级了。他当军长的时候,现在的名将铁木辛哥还是他手下一个师长,至于刚被投到西伯利亚的朱可夫,更只是他们军里那时候的一个团长。
有意思的是,以布琼尼为代表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军官团那时候一直同图哈切夫斯基麾下的军官团成敌对状态。这也就让同样怨恨图哈切夫斯基的斯大林很看好器重布琼尼。
在莱因哈特原本的那个时空中,后人给了布琼尼有一个很有趣的评价,叫做“成也斯大林,败也斯大林。”
布琼尼被斯大林看重,以及被斯大林最后搁置处理,都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华,而是别的原因。
提拔他,是因为他和他手底下的军官团,在对图哈切夫斯基的态度上,与斯大林是一直的。他们当初也是最支持斯大林处决图哈切夫斯基的一批军官团。
至于布琼尼原本时空中的失败,就在于他为了挽救即将陷入重围的军队,不顾斯大林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独断下令部队撤退,由此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不过这一世,布琼尼同样准确的判断出德军中央集体军群即将迂回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包围基辅,围歼乌克兰的数十万苏军。但是,他却没有如同原本时空中那样,正义直言了。
因为,朱可夫赶在他的前面说了实话,并且做出了后撤决定。
然而,朱可夫的结局令人心寒。这名唯一说真话,办实事,凭良心指挥的军人,却被发放去了西伯利亚挖土豆。
布琼尼这个时候也悄悄瞟了伏罗希洛夫一眼。他知道对方和自己的老下属铁木辛哥是有一点儿旧怨的。
在之前的苏芬战争中,苏军虽然让芬兰投降了,但却实际上是在战略上败的很惨,而且责任都被归咎道了伏罗希洛夫元帅身上,而接替伏罗希洛夫元帅职务的,就是布琼尼的老下属铁木辛哥。
看见对方一点开口的意思都没有,布琼尼更加坚定了沉默是金的想法,缓缓的收回了目光,保持着一开始的状态。
斯大林看了看一言不发的两个元帅,又把目光投向了最早到达会议室的杜瓦丁。
现在他是苏联的总参谋部的第一副总参谋长,在朱可夫被打出总参谋部后,杜瓦丁就一直坐镇莫斯科策应前线各部队间的调度协调。
“都开口讨论吧,我们的部队一直在溃败,你们都有什么建议?”斯大林缓缓的开口,看着自己的手下们说道。
谁敢说话,难道要他们站出来指着斯大林的鼻子说,你特么早干什么去了,现在知道部队在溃败了?前些天朱可夫警告你的时候,你听进去了吗?
当然,这些话心里想想就是了。别看斯大林现在是一副“你大可直言不讳,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