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兹市区内,一队接一队的士兵来回穿梭在街道上,给这座战争中的城市带来了一片压抑而又紧张的气氛。
市区内原先挖建的空战壕,此刻已经挤满了由前线撤下来的士兵们。从高处看下去,临时设置在一条条街道间的战壕,把原本畅通的城市大道给切割成了一块块独立的格子。
有的格子小一点,里面也就十来名士兵。有的格子大一些,甚至可能挤满了一个连人数的士兵。
而市中心一栋临时作为第30师司令部的灰色大楼,周边更是铺开了漫无边际的缠着绷带的士兵。由于这既是第30师师部所在的位置,又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他们的师长汉斯.冯.弗曼雷德决定把全师所有能动的伤员集结在这里,用作最后一搏。
各处阵地上一片喧嚣,30师剩下的士兵们,往返奔跑在各个街道之间,运输着弹药箱与干粮袋。不少枪法较好的士兵,则被安排在了罗兹市内的楼房窗口边,拿着装上了瞄准镜的毛瑟98k步枪,充当街道战里面的准狙击手。
在之前的防御战中,不少军官已经阵亡在波军集中的炮火覆盖下,许多低级军官,甚至士官,被临时任命为一条条街道战壕内的指挥官。而幸存下来的高级军官则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讨论着城市内划分出的十几个片区,应该如何部署防御梯度,安放火力配置。
由于之前的防御战,第30师现在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汉斯把余下的部队划给了5个新成立营级临时指挥部,方便分散管理,不过这5个临时指挥部说需要指挥的,并不是寻常的一个营,而是被拆分为以班排为单位,零星散开部署在每一条街道上的阻击部队。可以说,临时指挥部的指挥难度实际上相当复杂困难,且开战后更是几乎不可能有效指挥到每一处的部队。
这一刻,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在拼命的加固着市区内这一道道简陋的防线,就连许多从空楼房中找来的遗留桌子柜子等大型家具,也被德军们放置在战壕的前面,用作阻挡一阵冲上前来的敌军,好腾出上刺刀时间,开始下一步的白刃格斗。
虽然在欧洲战场上,很多数时候都少有出现刺刀决战,但这并不是说明欧洲军队就不会使用白刃战术!
事实上,德军第30师的刺刀拼杀训练在同行中还算出色的。而作为德国元首的莱因哈特,更是在此次作战之前参观了第30师的刺刀格斗技术,并发放了300把装备与毛瑟98步枪的m1908阅兵型刺刀给30师的师部。这种长430毫米的刺刀,在白刃战中,绝对算的上是好东西了。
在汉斯少将把这些刺刀分发给刚刚战壕的士兵时,他还曾感叹幸好元首当初奖励了这批刺刀,正好可以在此排上用场。殊不知,第30师现在遇到的状况是莱因哈特早就知道的,只是由于他想让自己的亲信曼施坦因借此次机会,像历史上那样策划出一场精彩绝伦的应对计划以立下威信,这才故意没有向任何人点明。
可惜,汉斯少将和第30师的官兵们此刻却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曼施坦因用来当做一个吸引波兰最高统帅部的诱饵。一个被打残的仿佛马上就能拿下的德国步兵师,这对波兰统帅部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因为只有能拿下第30师,就能威胁到正在进攻中的德国第8集团军后方,从而逼迫德国第8集团军不得不停止攻势,掉头来与波兰精心集结的这支反击力量重新决战。
为了筹划这场反击,波兰统帅部在法国贝朗特少将的建议下,冒着极大的风险从西线其他地区抽调了9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以及原本留在首都华沙周边的10个新组建的师。
按照贝朗特的设想,这支寄托了波兰军队剩余全部精华的反击军团,可以用来在维斯瓦河曲间实施一次大规模反突击,改变波军自西线开战以来处处都只能被动挨打的命运。并通过反突击前进至维斯瓦河南岸,为那里已经溃不成军的波军打开一条撤向华沙的道路,让他们在华沙重新整训后再重新投入战场。
一切本来都是那么合理,可偏偏在贝朗特精心选择的突破口,德军第30师所在的罗兹一带,出现了预料外的状况。
一个师的德国步兵,在波兰一个集团军的轮番进攻下,在波兰9个炮兵团的火力覆盖下,居然硬生生的扛了48个小时!
这怎么可能?!
贝朗特在第二天下午得到波军战报时,惊讶的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两天的战斗,波兰一个集团军的精锐武力,居然只能从德国人一个师的手上,抢下了一个前沿主阵地和一个撤空了部队的掩护阵地。这完全不和军事常理!
贝朗特相信,即便是从法国最有名的军校里叫来一名资深的军事教师分析,也无法把这样的战例说出个所以然来。
要是一个师就能挡下一个集团军的全力进攻,那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