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兼并纵横外交学说《鬼谷子》、《战国策》。
甚至对敌国攻心筹谋的运用,以及经济学说的在经济战上运用对敌人进行战略瘫痪。这方面有《管子轻重篇》与《范子计然》被吸纳,兵家权谋对非仅仅于用兵的学说其它家学说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视的。
先秦百家讲的就是兼容并蓄,兵家大成者,必然懂各家所长。兵家最重实际,一切有用的都会采纳吸取,十分之强。其中只有孙子和吴起能成功,可见难度。
兵家四派只是四个侧重点,兵权谋则包含整个兵家,是兵家大成。
兵形势者,主要指战术方面的运用。代表作有《尉缭子》,包括阵法。代表人物是项羽和吕布,这两个的勇猛不仅是战阵亲突,还有他们的战术,非常的犀利,让人不敢堂堂对阵。李世民初期、岳飞、朱棣,常遇春也是兵形势的代表人物。
兵阴阳者,指的是左右战场的地理、天象等外在环境因素,讲的就是天时、地利,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自然资源。再往上一步,就是合纵连横,达到兵权谋的范围。有孙膑做代表,每一个优秀的军阀,都要学会兵阴阳,才能活的滋润一些。
兵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利攻守之胜者也。”指的是士兵单兵训练、武器装备等的创新发明和使用方法等。包括,征兵对士兵的选拔,部队的日常管理方法,军纪,带兵心理学。
甚至与战马的饲养,军事医疗、军粮开发后勤保障、等一切军事基础学说。比如说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军事学说中相对抽象的部分,兵技巧是军事学说中最具体的部分,也是兵家根基所在。
兵技巧者,可以说是学习之后就可马上用之。这方面代表作有《墨家城守篇》,《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代表人物前有墨子、西晋开国名将马隆,近有戚继光,后有曾国藩。
戚继光的两部兵书真的是太犀利了,熟读之后基本上带兵的一切都成竹在胸。可他没有处在一个好时代,否则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兵技巧的巅峰,甚至可能达到兵权谋的境界,成为兵圣孙子,亚圣吴起之后的第三人。
这些东西,都是朱延平与曹少钦、卢象升时常讨论的,并对古代名将进行分析。其中最妖孽的就是三国张颌,这是个越老越妖的人,他用兵之法的成长,见证了兵技巧、兵阴阳、兵形势、兵权谋的成长路线。
所以张颌死的很冤,然后司马懿失去了最大的压力。
练兵就是兵技巧的东西,最讲究的就是制度确立以及资源。戚继光的两部兵书读完,制度上的问题就解决了,然后就是资源。种种资源投进来,按着制度运转,强军自然也就出来了。
练兵方面的话题两个人没有深入交流,对他们两个现在来说,这些都是浅显的东西。朱延平往兵形势方面钻研,曹少钦还缺兵技巧的真正历练,以后走哪些特长也是不知道的。
兵技巧的根基,决定了每个人以后的侧重点。
卢象升的道路也已经确定,以后是兵阴阳,走的是孙膑的路线。
这些只是侧重点不同,真正的兵家讲的是实用,怎么方便怎么来。
其中兵技巧好学,因为这是根基,这是硬实力。其他三派有典故可循,可不能像兵技巧那样照抄,这三派讲的是最大化灵活运用。形势不同,如何能照抄?只能参考,自悟,走到什么地步要看机缘、悟性和心性天赋。
就连兵技巧,也要根据形势来抄。一股脑硬抄,只会根基难成,甚至反倒将自己耗死。
整个大明现在,他们三个人分析来分析去,此时掌兵的只有杨肇基、秦良玉是兵形势,登莱袁可立是兵阴阳,西南的朱燮元是兵权谋,再无什么出众的用兵大家,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高手。
至于孙承宗,他们三个都是看不起,不顾形势,连戚继光的兵技巧都要死板硬套,将来的结局可以预料。
至于袁崇焕,抱歉,包括朱延平也只是觉得这人耳熟,不觉得这人有什么用兵良策或优势。
还有孙传庭,没有实际战争屡历和带兵经验,朱延平等人也分析不出来什么。
毫无疑问的是,不管是兵权谋、兵形势、还是兵阴阳,根基就是兵技巧。没有一支嫡系部队做支撑点,说什么都是虚的。打铁还要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朱延平之所以在意进士身份,就是因为有了进士身份领兵,就可以脱离文官对武官的牵制,走出戚继光兵技巧的囚笼。拥有独立的指挥权,才有更大的进步。
兵家最重实用,要实用首先要灵活,连本部都没有指挥权,你有再多的想法,也是干着急,只能被别人的指挥棒牵着鼻子走,跳进火炕死的是你,杀敌立功是别人的功劳。
进北安门后是北中门,北中门前就是万岁山寿皇殿,整座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