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勾结的蒙古人,都就死定了。
蒙古占据中原,留下了太多的痛苦,所以大明的文臣对待边患格外的敏感,用的手段格外的凶残,那就是有一个闹腾,一巴掌怕死揉成灰烬。更别说养虎为患留祸子孙的和谈,根本不能谈!没得谈!
就是卖血,也要耗死你!灭你的国!诛你的族!
这就是势,不死不休的势。
回到主题,镇虏军之所以跟着朱延平一口气凿穿敌阵,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有信念。有明明白白的钱途在向他们招手,在追求富贵的心态下,也有追随朱延平脚步的信念加持下,跟着朱延平撞开一条条战阵,冲溃一队队仓促集结的河套贼,势不可挡,直接将河套贼打崩了。
一人拼命,百人难挡;万人拼命,横行天下。说的就是信念,信念灌持,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自古精兵都是军法苛严到了残酷的地步给逼出来的,就是剥夺士兵的后路,没有拼命的信念,用军法逼着你有杀敌求活的信念。要么你干掉敌人,要么被军法队干掉。看看名将的记录,与军士同甘共苦是一回事,可在军法执行上,没有一个含糊的,连亲兄弟、亲儿子都杀,更别说军士。
卢象升与曹少钦阐述完自身的武道后,朱延平总结自己的武道:“有我无敌,与敌不两立,就是我的道。”
曹少钦摇头道:“道无上下,身份使然也。将军天赋,古今难寻。那日阵前,劈出三刀后,我便力竭不继。如东平王那般三十骑破千倍之敌,恐怕也只有将军做的,我却是做不得。”
东平王是对成国公朱能的追封,立有大军功的文武,死后都会追封侯伯或郡王。
再强的信念,也只是支持你战斗下去,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可不会让你爆发真气什么的,最多就是激发潜力。
战场上想杀死一个这样的悍卒,除了一刀枭首外,捅上一枪扎透肺腑,也不见得对方会失去战斗力。反倒是濒死,也会狠狠的咬上你一口。
这和朱延平看过的,哪怕号称最真实的战争电影也对不上号。战场上,两支精锐碰在一起,真的是残肢断臂漫天飞舞,没了双臂肠子横流一地的士兵,也会用牙来咬。
越是悍卒,越知道拼命的重要性。只要打赢了,没有直接阵亡,还有救回来的希望。一旦输了,哪怕是吓晕的人,也会被对方收缴战利品的时候补上一刀。
西北之战,朱延平一直想着和河套贼这样有名的离散联军打一场正战,借堂堂正正的阵战磨练自己的部下,也锻炼自己的指挥能力。可一场强袭,直接将河套乌合之众打崩了。
因为他舍不得,临阵心慈了,不想太多的弟兄战死或残疾,所以他冲在了最前面。
河套贼与明军差不多,面和心不合,缺少一个真正的服众统帅。他们也缺一场血战磨练,所以榆林城就是他们最好的磨刀石。
朱延平仿佛有钢筋铁骨,搏杀时都是全力,按照术语来说都是刀刀上限攻击。练武就是增强体能,武技就是一种增强爆发力的技巧,很遗憾,曹少钦只能连续爆发三刀。
曹少钦感叹,卢象升也是如此,却笑着,眼神真挚:“天赋异禀,这是强求不得的。不过个人武技自保足矣,作为一名统率,如何审时度势,如何激发麾下战力,如何调集万人之力如心展臂,才是我们要深思学习的。”
说着目光坦然面向朱延平,卢象升继续说:“你有万夫不当之勇,这是本事。如果依赖这单枪匹马的本事,哪怕阁老们器重,你这辈子也就是猛将、斗将,做不得一方重臣。把一方战事交给你,你有信心,阁老们对你没信心。为将者,身先士卒无可厚非。但,即为将,首要职责就是将兵,指挥不好军士,当什么将?害人害己,延误国事!”
对于曹少钦的际遇,卢象升同情归同情,哪怕以前是个读书人,既然已经入宫了,那就不是一路人。对于曹少钦,他不会去指点。哪怕曹少钦水平与他卢象升一样高,他也不会去点评或交流过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世上智者比比皆是,但自知的明白人不多。点出曹少钦的缺点,这种事情卢象升不会去干。也不会因为讨厌曹少钦,而挑对方的缺点去斗嘴,这是资敌!对待敌人,默默等着就是,关键时推一把,就够了。
朱延平受教,举着酒杯道:“有时候控制不住,这回冲阵就是为了减少弟兄们伤亡。建斗兄所言甚是,我若不幸,麾下弟兄无首,必然折损更大。轻重一眼可见,确实该自省。”
三人对饮一杯,朱延平继续说:“这火器犀利,看着军士们操练,我也是心生惊恐。这冲阵,也是不得已。我也爱命,建斗兄说的,好像我是个不怕死,有十条命的妖怪一样。若有十条命,也要珍惜才是。”
曹少钦笑笑,卢象升则是点头道:“心生敬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