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秋色全文阅读

第一百零四章 置地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些是好办的,难办的是不换地也不稀罕多几个钱儿的那两户人家。那两户人家的地传了几辈了,地虽不大,但怎么的也是祖地,说什么都不肯换,也不肯卖……偏偏那两块地儿在整片地儿的中间,这两块地要没拿下,那整片地儿就没办法连在一起。事情僵持了几个月,安平一直没法拿下。

    最后是安大夫间接帮忙拿下的……

    那两户人家是兄弟俩,家里有个老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咳嗽心痛啥的就没断过。好在这两兄弟俩都是孝子,常年轮流精心伺候着,老太太身子虽不好,但精神还是可以的。只是今年老太太的病情加重了,兄弟两急得不行,到处求医问药的。

    安大夫是镇上德高望重的大夫,这兄弟两自是找了上门。本来安大夫这两年已经不怎么出诊了,回春堂里有坐堂大夫,安大夫渐渐的退居幕后了,而且这种老人病,只能养着,实难根治,安大夫出手了也没多大意义。

    只是这俩兄弟不死心,好求歹求的,安大夫最后点点头出诊了。姜确实是老的辣,安大夫虽也没法将老太太治愈,但病情到底控制住了……安大夫又留下一贴药,便宜不说,药性还温和,兄弟两自是感激不尽。

    安大夫来了清溪村,自是去了趟安平家,兄弟俩虽不明白,这是云秋的师傅,但看安平一家和安大夫相处的样子,自明白安大夫和安平家交情匪浅。安大夫回去后,这两兄弟就松口了,也没多要赔偿,只是要求安平给另买了块同样大小的土地。

    就这样,历时好几个月,安平总算把自家周围一大片土地给买了下来。

    现在安平家周围的大片土地都是安平家的,以清溪河为界,大山家算起,到东边的山脚下,土地不管好坏,都是安平家的。此外安平家后面不远处那几片山地,安平也买了下来。那是云秋要求的,那山地离自家近,又是自家吃水的水源地,既然要买地,那自是要买下来了。此外清溪河对面的二十来亩河滩地安平家也买下来了。

    现在村东头一大片土地连同附近的山地、河滩地都是安平家的。村东头这地儿并不是村里集中居住地,离得近的就大山家和河对面的几户人家,安平家现在俨然已经占了村里一个大隅。

    村里原本占地最多的是黄春富,田地有差不多有一百亩,而且大部分是水田。现在安平家这地买下来,已经远超过黄春富的占地了,不过若单看水田还是人家黄春富多。

    安平家俨然已经是村里另一个大户了,地契办下来的当天,安平和陈二柱看着红红的盖章,心里是起伏难平。

    特别是陈二柱,他自小家贫,父辈传到他手上就两亩旱地。他年轻时在外挣扎了几年,好不容易买下了十几亩地,这些年来就靠着这十来亩地,养活了一家老小。前两年分家,各房也就各分了四亩,勉强能撑撑。

    他是地道的农民,做梦都想着有一大片土地,这理想在他手上没实现,但他儿子做到了。现在村东头这一带,俨然已经多是安平家的了,看着这一大片土地,陈二柱心里久久难平。

    若说价值,安平家在镇上的院子铺子价值可是超过这些土地的,买地的这几百两银子就是那两间铺子赚来的,镇上铺子的赚钱速度是远远超过村里这些土地的。

    但安平在镇上置办了那些,老人家都远没有看到这些地契激动……老人家对土地,特别是家乡的土地有着难解的情缘。

    其实这并不单单是陈二柱和安平又这情缘,这时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情缘。有地代表着有粮,有粮则心里就安。在这靠天吃饭的年代里,土地情结已经深深的扎根进血脉里……人都是念家的,古人更甚,能在自己的家乡买上一大片地,是多少人打心里的梦愿。

    都说衣锦还乡,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丝情结,期望着能回家乡去,锦衣良田而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22/22698/975266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