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帝王,绝对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州牧之制的好与坏,对于明眼人来说,那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在这种战乱的年头,一个统一的州牧,总比分而管之的州牧强上数倍也不止。
这是一种效率上的问题,可是,这对于李显来说,这确并不是一个好的事情。
州牧,掌着一州的军队,政治、税务、司法,所有一州之地,全都是这州牧一手抓,一州之地,几乎可以说是成为这一州州牧的一言堂,甚至于连当朝的大王想要把手伸进这州里也不行。
所以李显很担心,他担心这种一州的土帝王们的野心与欲/望膨胀问题,而这州牧之制更不利的是这州牧之制完全就是一种阻止皇权集权化的阻路石,所以,李显对于这种是否再延续这个州牧之制上,持着绝对的反对意见。
也是乘着这一次四州之地的得而复失的机会,李显才想着要重新的把这四州之地的政权给好好的梳理一遍,争取全抓在自己的手中,以争取达到皇权的集中化和最大化。
而那些即得利益者们,自然是持着绝对的支持意见的,因为,若是再继续设置这州牧之制的话,那这州牧必定会是在这朝堂之上的这些大家族里产生。这种好到没边的好处,他们自然是不舍得放弃的。
“大王,我大秦至立国以来,皆是实行这州牧之制,更何况,这州牧之制自上古殷商之时便留传了下来,一直沿续至今日,这满天下十数诸侯国皆是沿用这种州牧之制,从无差池,古法如此,今大王威武,军定四州,亦当效法先贤,承古法以为今用,不可妄自更改啊。”
“大王请三思啊,且勿乱我大秦之根基啊。”
“大王三思啊,……”
“大王……”
朝堂中诸位大臣,此时,除了少数实在够不上级别的,其它至少亦是跪下了九层左右,他们全都是持着反对意见的,想着要李显继续实行着这承古至今一直都在用的州牧之制。
“怎么?你们是想逼宫吗?是要逼孤答应吗?”此时的李显,几已经是用怒吼来发泄着内心之中的愤怒。
这州牧之制李显能答应吗?显然,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在这一次各州各地政权大洗牌的情况下,还没有代替掉,那么,再以后的日子里,李显的政令,可能能够达到的也就是这大秦国都城所在的雍州了吧,至于其它各州之地,那很抱谦,估计到时候李显这个大秦国的一国之君,还得看这各位州牧的脸色行事吧。
这种事情,李显又如何能忍?而面对这满朝文武百官的逼宫,李显又如何能不愤怒。
只是在这愤怒之后,李显的内心之中,确又充满着深深的无奈!
他李显是这大秦国的帝王这没错,可是,这大秦国并不是李显他一个人的,他还需要着这满朝的文武百官一起方才能组成这一个朝庭,这大秦国还需要这一帮人来运行这一个庞大的权利机构。
李显做为帝王,想着能独断乾坤,能独揽天下大权,而满朝的大臣们,亦是想着要掌握着更多的权利,想着要从帝王手上多分润些权利出来。
因为有权,他们才能有势,有钱,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
“臣等不敢,只是值此大秦动荡之时,这稳固我大秦江山,为我大秦千秋万代计,还请大王遵循古法,效法先贤,而重开州牧之制。”
“臣等肯请大王效法先贤,重开州牧之制。”
“臣等肯请大王效法先贤,重开州牧之制。”
“……”
“……”
现如今,满朝堂之上,都是在要求李显这位帝王重开州牧之制的大臣,李显又能如何?难道让李显把这满朝堂之上所有请求他重开州牧之制的大臣们全部给罢黜了?
这若是在平时,说不得李显还真敢做出这等子二愣子的事情来,可是现在不行,现在可是在战时,这大秦国可是一国对五国,甚至是六国,能胜与否那都已经是个未知之数,李显这会哪敢就着这事儿来拆自己的台。
深吸了口气,以压下内心之中那一团早已是熊熊燃烧着的怒火,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们一眼后,特别是那两个领头之人,李显方才一脸淡然道:“孤有你们这帮有为的大臣,那自然是我大秦之福,亦是孤之福,也罢,孤便遵循那古法,效法先贤,重开这州牧之制。”
“大王深明大义,我大秦有此明君何愁我大秦不能昌盛万代。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哼!!但孤亦是有底线的,从今往后,我大秦之州牧只能管民生政治,不得插手军队,若有敢犯者,孤必诛他九族。”
“大王此万万不可开此先例啊,如此我大秦国将不国矣……”听得李显这般一说,朝中诸那几位领头的大臣顿时就急了。
手机支付宝搜索
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