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9月28日
建国授衔在新建的中华人民大礼堂中举行。
中华国防军三军最高统帅陈绍,拟定的中华国防部部长蔡锷,中华国防军三军总参谋长蒋百里,陆军总司令陈福钦,空军总司令钱鹏飞,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等人主持了这场授衔仪式。
来自国防军全军的287名中高级将领汇聚一堂,参加了这场隆重的国防军建国大授衔。
对于这次建国授衔,陈绍十分的看重。
中华一统,新政权建立了,必定要给予那些追随者们论功授衔。虽然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中华解放与复兴这个伟大目标而参加、奋战,但他们同样需要嘉奖。
陈绍也清楚,绝大多数人并不看重授衔,能有则好,没有也能心安,他们更看重的是将与授衔后立即进行的全军扩编。能否指挥更多的军队,在将来的战场上更好地杀敌建功是他们最看重的。毕竟,一个排长和一个军长相比,那种挥斥方遒,挥手敌灭的未来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那份授衔名单,陈绍也有慎重的考虑,里面的一个个人名,都是几经思考,才确定他们的军衔。
这次所授的军衔普遍都不高,原本陈绍所拟定的大将军衔并没有派上用场。这里也有陈绍的一点私心,随着以后二战的爆发,如果这次所授军衔过高,那之后国防军将出现有功难封的尴尬。而且,如果某个衔级对应过多的职级就会失去军衔应有的作用。庞大的军队基数,将官过于泛滥将带来负面作用,这也是后世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的最大原因。对于授衔的控制,陈绍还想体现出国防军军衔的可贵,也为其他人留下了进步空间。
战区司令(军区):上将
战区副司令(副军区):中将
正集团军:中将
副集团军:少将
正军:少将
副军:大校
正师:大校
授衔的标准是按照正师级军事主官授予大校基准,这样一来,在国防军扩编到250万人后。以陆军为例。一百二十个正规师,一百八十万人。比如三个师为一个军,就需要最少四十个军级军事主管。之后的集团军下来,加上副职军官,参谋将官。这些加在一起,就要一百多个。之后还有武警部队、海空军、预备役的将官、独立的炮兵部队、装甲兵部队加起来287个将官,一点也不多。
同时在职务上,陈绍取消了步兵旅这样的编制,旅级编制只保留在火炮部队和装甲兵部队,一般都是军级编制的独立单位,独立旅级军事主官的军衔同等于师级军事主官的军衔。火炮部队和装甲兵部队的师级编制,其军事主官同等于军级军事主官,一般是作为集团军的独立编制。比如说一个正常的集团军下辖三个军的陆军,还会具备一个独立炮兵师和独立装甲师。不过这只是正常情况。会根据作战目地的要求,或者是战场环境的要求,这些东西也都会在变换。
陈绍始终挂着国防军三军最高统帅的头衔,本来陈绍是不打算接受军衔,不过最后还是决定给自己搞个名誉军衔:三军大元帅。
主要是因为大元帅以下。会为以后的战争留下元帅的军衔,但此次授衔并不产生任何名额。大元帅以下设大将军衔,同理,此次授衔不产生任何名额。
国防军此次授衔,实授的最高军衔除开陈绍外,为上将。考虑到以后二战时国防军将具备的千万规模。此次最高的上将军衔为二级上将。上将总共五级,为以后的授衔留下了绝对的充足空间。…,
授衔仪式非常隆重。身为国防部部长的蔡锷率先开始了简短的讲话。
“我们国防军已经走过了十四个年头,战争年代,军队南征北战,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安宁建立了丰功伟绩,人民群众视国防军为子弟兵,称其为“最可爱的人”;和平建设时期,国防军人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殊荣。成为国防军中的一员,是荣誉、更是责任,是尊严、更是使命。
以今天授衔为契机,我再次希望诸位能不断强化军人意识,全面提高军事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防军军将官;同时,充分发挥军官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对部队建设的支持,力尽所能为部队排忧解难,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共建世界一流的军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军总参谋长蒋百里也起来简短说了几句:
“……穿上军装,义无反顾;戴上军衔,勇往直前。我希望再坐诸位能够禁受祖国和人民的考验,不负我们最高统帅、皇帝陛下的信任。”
最后坐在主席台的陈绍起身讲话。
全体起立,肃静听讲。
“将士们,今天你们能够站在这里,代表着你们曾经为新中华作出巨大的贡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