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濯濯清莲
“怎么样了?”
韶光候在院门口。见到罗清凤出来,连忙迎上去,关切地询问。
“已经醒了,并无大碍。”罗清凤回了一句,问道,“怎么站在这里不进去?”
韶光尴尬一笑,道:“我以为他现在最不想要看到的人便是我了,这种心情我能够理解。”
罗清凤走了两步,闻言回头道:“这是不是说我做得太糟糕了,明明没有那样的意思,却让所有人都误解了,以至于如今……曲宁说要回章台去。”
“章台?不是说那里没有亲人了吗?他一个男儿家,到那里怎么生活,以后又怎么办?”韶光讶然,随即又歉疚地说,“是想要避开我吧!”
“我以为他是想要避开我!”罗清凤拉住了韶光的手,韶光并不挣扎,反而回握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几日后,曲宁已经全好了,却仍然执意要去章台。罗清凤苦劝不得,便开始想要怎样安置,她领着官职,再怎么也不可能陪着曲宁去章台,而若是任由他在章台独居,又怕那等宵小对他不敬,于安全考量,总没有万全的办法。
最后还是韶光提醒,这才想到可以去问问虞万两,看她家在章台可有相熟的人作为托付。
“章台么?”虞万两仔细想了想,摇了摇头,“那等小地方我可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倒是衢州还有商铺,可以跟衢州的管事说一声,我说,他干嘛非要到章台去呐,便是衢州也好安置,托人照顾也是方便之极。”
回了一个无奈的笑容,罗清凤含糊道:“到底是故乡,难免会有思乡之情,他执意要去,我也不好说什么,总要寻个人能够帮忙照顾妥当了才算是放心。”
“这样啊!”虞万两并没有深究,思量了一番,还是让罗清凤劝说曲宁是否考虑改去衢州,反正与章台相距并不算远,还可以方便照顾。
罗清凤回去把这层意思说了。曲宁倒也没有执意住在章台,考虑了一会儿,点头应下了,罗清凤一喜,忙去虞万两那里询问衢州管事的住址品行,生怕有那等欺上瞒下的祸害曲宁,若是那般,便不是托付,而是招祸了。
为了曲宁的事情,罗清凤还把翰林院里相熟的那几个都问了个遍,知道都无亲戚在章台,倒是衢州,孙达曾经有一个朋友就在衢州府衙当书吏,联系不多,但也算有个关系,罗清凤又要了地址,还让孙达专门去了书信说明要多加照顾等等。
“要我说,你找我这样的关系实在是不顶用,为何不去问秦大人要一份名帖,她名声大,一张帖子可比我的信管用多了!”孙达善意地提醒。她可一直不曾忘记罗清凤与秦大人认识。
罗清凤听了倒有些愧疚,她因为自家寒门,虽然得了推荐信找到秦贤德的门上,借以行卷,却并不曾真的想要与秦家攀连,逢年过节,也都是普通礼物,聊表心意,此时有事才求上门去,未免有些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了。
但想到曲宁,想到以前曲明对自己的尽心教授,便觉得为了曲宁舍下脸皮去求人也是应当,让韶光准备了点儿礼物,亲自提着上门。
秦家的门房虽然不怎么记得罗清凤此人,却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名帖传递上去,得到了请见的消息,更是一板一眼地把罗清凤迎了进去,丝毫没有前倨后恭之态,颇显大家气度。
这次算得上是罗清凤第三次正式登门,并不在厅中相见,而是被人引到了后院的荷花池边。
“皇上正说诗好,这诗才好的人便来了!”
转过一处回廊,看到秦大人正和一中年女子对坐,旁边还有几人,虽是普通华服,却是气度不凡。那坐着的中年女子身着锦衣,上面的纹饰多山川,颜色昭昭。面相贵气十足。
罗清凤遥观一眼,正觉眼熟,听到秦大人提醒般地说了一句“皇上”,这才赶紧上前行礼,高呼皇上万岁。
“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罗清凤,既然你来了,便以荷花为题颂文一篇,说不得也会成为传世名篇!”皇上一开口,连同秦贤德在内,都是附和之声。
罗清凤哪里敢不遵旨,目视荷池,正值秋,本不应有荷花盛开,但那池中似乎注入的是温水,雾霭如仙似幻,荷花亭亭立于其间,荷叶田田,幽香司暖,虽不若莲湖胜景,却也蔚为可观。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早已能够成诵,唯独其中有些词句需要篡改删节,其后的话语也多有不妥之处,罗清凤边背诵边修改,饶是如此,速度还是太快了一些,等到一篇文章背诵完成,早有侍从记录于纸上。捧到皇上面前,等待御览。
“好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正是道出了莲之精髓!”皇上拊掌而赞,众多附和之声,“以前只听说你诗好,原说是小道,不足为政,如今看来,能有这样的文章,为人必也是品性高洁,只做一个翰林院学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21/21174/834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