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居一品

第五二三章 大家都爱孔夫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五二三章大家都爱孔夫子

如何把一个精明的老头骗得团团转。三分真实必不可少,剩下的七分,也要按照他愿意看到的方向去演绎,再加上诚恳的语气,很少有人不上当。

沈默便是个中高手,他用一套漂亮云手,将高校长忽悠的五迷三道,竟然真的相信了他的说法,有些憨憨的问道:我将来能官居一品吗。果然将他视为算命先生了。

呵呵,当然当然。沈默点头笑道:不是说了么,富贵威武,位极人臣。

那得多久啊。高拱有些急切的问道。

沈默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道:三五七年吧。

三五七年高拱心中不禁狂喜,颇为激动道:这么快

到时便知,现在说不得。沈默还是用老一套等着他。其实三五七年这说法,是典型的模棱数可,三年五年七年,八年,十年,十二年,十五年都是可以牵强的,甚至二十一年。二十六年,乃至更多年,都可以讲得通,只是高拱今年已经五十多了,显然没有那么多年可等。

高拱又问道:那你观接下来几年的朝局如何他其实想问,你看是裕王上位还是景王上位,只是没法那么直白,所以才改了个委婉的说法。

这不是我能力范围了。沈默摇头道:一个人的命运,尚有面相可循,所以我等凡人可以窥得一二;但一个国家的国运,是由山河天象映衬的,只有圣人才能了解了。也不能没边没沿的海吹,不然再傻的人也有醒悟的时候。

哦是这样啊。高拱点点头,陷入了沉思。

沈默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他的下文,只好说自己还有事儿,便告辞出了祭酒的房间,心中暗暗嘀咕道:奶奶的,不会是白费口舌了吧少字

~~~~~~~~~~~~~~~~~~~~~~~~~~~~~~~~~~~~~~~~~~~~~~~~

又过了两天,传来赵贞吉罢官的消息,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老夫子没有等御史弹劾,而是先一步递交了辞呈,嘉靖帝念他多年勤勉有劳,没有再追究他的推诿,恩赐他以尚书衔致仕,一应待遇照旧发放。也算是格外开恩了。

听到这个消息,沈默便让三尺去他家打听,看看他什么时候启程,好他送一送。

结果三尺回来道,赵部堂请他过去一趟,说是有些书想送给他。

人家都这么说了,沈默赶紧放下手头的活儿,请了假过去在大明朝整体散漫的气氛中,严厉苛刻的高拱简直是个异类,在他手下做事,不得迟到不能早退,中途也不准溜号。还有什么上班时间不准聊天不准打马吊不准干私活之类,让手下人叫苦连天。

沈默也很不适应,尤其是每次有点什么事要请假的时候,都要面对高拱那张黑脸,就算最后被批准了,心情也会变得很糟。

不过今儿跟高拱一说,他竟然没有摆臭脸,而是一脸感慨道:当年我初入翰林院,因为是北方人,又是一口河南话。时常被其他人取笑,多亏赵前辈处处维护我,这才让我在翰林院里立足,后来还教了我很多东西直到如今,他也是我一直效仿的对象。

沈默默然,没想到他俩之间还有些渊源呢。

便又听高拱道:这次他被严党的人设计下台,我却爱莫能助,现在他要走了,我连送送都不能,心里实在是愧疚

沈默知道,他是代表裕王的,自然不能出面相送,以免给裕王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便轻声道:赵部堂会理解的。

去吧,去送送赵大人,再帮我转送一份礼物。高拱说着起身转到内室,一会儿出来后,手里捧着个酒坛子道:把这个给他,他便明白我什么意思了。

沈默看看那酒坛,上面没有任何标记,也不知是什么酒,只好接过来,点点头道:您放心吧,我会送到的。

便拎着那坛子酒出去,和三尺去置办了些礼品,就往铁扣胡同里的赵贞吉家去了。

那条胡同远离城中心,几乎都靠近城墙根了明代的京城,虽然不如汉唐那般壁垒森严,不同阶层分城居住,却也有其分布规律。大体是以紫禁城为核心。住的越靠里的就越是权贵,住的越靠外的就越贫贱,像赵尚书这样,都住在外城墙根下了,绝对是个例中的个例。

轿子到了胡同外,便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那胡同太窄了,根本进不去。沈默只好下了轿,三尺拎着礼物在头前开路,领着他进了胡同。前日一场大雨,让地上的土道泥泞不堪,胡同里的居民便隔些砖头落脚,好有个进出的路。

三尺一边走一边道:大人,您踩好了砖头,有些地方是要跳的,可千万小心点

沈默便小跳着前进,虽然没有失足,袍子却也被溅起的泥点弄脏了。要不是三尺来过一次,沈默绝对会以为他领错道了,这哪是堂堂部堂住的地方虽然说国家财政紧张,京官发不下薪来,部堂们都带头只领半俸,但身为礼部尚书。大明的预备阁员,地方上的冰敬炭敬还是不会少的,怎么也不该混到这一步啊。

也许是为了少惹麻烦不愿露富怀着这份猜测,沈默走到了赵尚书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4/4858/291925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31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