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官路浮沉

第258章 润水事件1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润水县的贫困和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没有走出去的路。想富不可能。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地处山区的润水县依山傍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怎奈山高皇帝远。形成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模式。越过近60公里的崎岖山路才能进入润水县境。那条弯延的润水至山上而下一直汇进长江。

        惠平一直不发达。以致地处僻远的润水县、庆县、金马县都极度贫困。这三县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三个县加一块也没有一家产值上3000万的企业。94年的时候惠平三县全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行列。到今年扶植了也有九年。可三县的赤贫人口总数仍达20余万。据惠平财政局统计。9年来三县共获扶贫资金26.6亿元。但至今未能改变贫困面貌。问题出在哪里?扶贫效率居然如此低下?

        一路颠波。当凌寒为首的市政府视察车队开进润水县县委县政府大院时。他看到了显眼的问题。

        “林市长。这幢办公大楼可谓金壁辉煌啊……”凌寒下车前向林珏芬感慨了一句。林珏芬自然听出了他语气中流露出的嘲讽之意。进入县城后。可谓是满目疮夷。连县城中心干道都是沆沆洼洼的让人揪心扯肺。两旁的建筑更是惨不忍睹。墙壁斑驳。青苔处居然是这个县城的主流购物中心。简直荒唐的让人心酸。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供销社的门楼上居然飘着一面千疮百孔褪了本色的五星红旗。抗战时期也罕见这种经历坎坷的旗子。它竟飘扬在新世纪2003年。

        最初驶进县城时。凌寒以为自已进了六七十年代地电影剧棚。路边的电线杆子全是木头的。没有一根水泥杆子。有的已经歪歪欲倒。旁边则支出一个小叉将它扛住。不让它退休。让它继续发光发热。

        终于看到一幢具有新时代气息地现代化建筑物。包括楼前绿化的草坪、花圃都具备相当水准。楼前正中空地上的国旗台也庄严肃穆。楼门厅更是气宇不凡。大理石铺就的台阶。打扫的干净无比。

        此刻。楼前台阶上左右分站着两列人冠楚楚的县委县政府的干部们。居然都是青一色的深灰色中山服。严谨的有如新中国刚成立的那个时候。楼门厅上挂着横幅热烈欢迎市政府领导莅临我县指导工作。风过。横幅烈烈作响。左侧地县委一把手刘长栋与右侧的县政府一把手李庆林双双迎下来。

        “欢迎凌市长……欢迎凌市长啊……”刘、李二人同时惊异凌寒的年轻。眼底多少流露出丝轻蔑。

        润水县是九常委的班子。他们按排名的先后与凌寒、林芬、郝生明三位副市长握手认识。陪同地人有扶贫办主任梁小刚。计生委主任韩华。民政局局长靳康全。还有四位市政府的副秘书长何志元、郭建平、胡镇川、莫恩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韩刚、副主任曲良军。公安局副局长李天民等人……

        自从抓管三贫县工作以来。林珏芬不是头一遭来润水县了。对这里落后于时代的社会氛围她也感觉很不搭调。这里说是县。其实比一般县下所辖的乡镇都不如。穷的那叫一个叮当响。不过县委县政府那一小撮人可不穷。润水县最气派的两幢楼一是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大楼。一是县委招待所(润水宾馆)。这是润水县的门面工程。尤其润水宾馆是县领导们平日里休闲享乐的好去处。档次和品味相当高。

        走入大楼。你不会再觉得这里很穷。办公楼内的装饰是很奢侈地。绝对现代化。凌寒也不说话。只是一路观摩着。楼道楼层里很清静。不相干人等都缩在办公室工作。没有一个敢缩出头偷看的。

        最终进入了县委一号会议室。凌寒被请入了上首正位。他是此行大帅。坐这个位置是最合适的。

        会议室内早就布置停当。茶烟果盘一应俱全。深色地桌布映衬下。会场的气氛显的极庄重严肃。形的会议桌坐。稍次一些的坐外围后一排。济济一堂。在坐的也有四五十人之多。市里下来地人一律坐左首。润水县地干部们一律坐在右首。九大县常委一字排开。让人一目了然……刘长栋做为润水县的班长。首先代表发言。“今天是我们润水县值得喜庆地一天。凌市长等主要领导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县视察工作。这是润水县的光采。也是我们润水县干部们祈盼以久的大喜事。说起来我们润水县位列惠平贫困县首位。多年来扶贫工作一直在深入进行。县里干部们也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操劳的甚苦。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的扶贫工作还是做得不够到位。市领导们今天莅临润水。可见对我们润水县未来发展的看重和关心。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凌市长为我们讲话……”

        掌声还是比较热烈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年轻的常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209778.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