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强大,张何也是他父亲,因此,哪怕损失再大,泰山也是必须尽快占领。这些话,郭嘉当然不会讲出来,并不是说他想不到。而且,张家连成一体,取长补短,势力也会大涨。
不过,凡事有一利便有一弊。张涵占据泰山郡,得了实惠,就失去了名望。天下人又不是傻瓜,张涵怎么说都可以。如果说,关东群雄出兵,大体尚是大义在身,那张涵出兵泰山,就毫无疑义是违背大义了。这在政治上是很不利,很被动的。
郭嘉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人人都明白的事,不必多说。话风一转,郭嘉便说起了献帝刘协——少帝刘辨在群雄讨董之后,就被董卓使人毒死了。
“天子都长安,至今已经有四月之久,青州当谴使入长安……”
“好!奉孝真是知道我的心意……”
窗户纸一捅破,就没有什么希奇的了。
天下舆论掌握在士大夫的手里,大义的最终解释权却在皇帝手里。少帝死后,献帝是先帝唯一的儿子,他的正统性就确立了。董卓不是正统,但没有人可以质疑献帝的正统性。张涵占据泰山肯定是错误的,可只要皇帝说这事对,那就一点问题也没有。
郭嘉出了个好主意,人选却费了心思。这与表华为泰山太守不同,那上表意思一下,也就可以了。群雄讨伐董卓,张涵没参与,反而在后面挖刘的墙角,按说是有助于董卓的。然而,董卓这人是个暴户,行事有胡人之风,却喜欢附庸风雅,张涵与董卓的关系不好,也说不准有没有危险。
去年董卓刚入阳不久,就派人到不其,指名要辟蔡入朝为官。蔡不肯,董卓就要张涵把他强送去阳。张涵对蔡是有点看法,但对蔡的学问还是很钦佩的,自不理会董卓的无礼要求,双方一度闹得很僵——主要是面子问题。
而且,派人到长安去见皇帝,使者在青州要有一定的地位,另外还要有声望才好,可又不能太有声望了,董卓喜欢附庸风雅,太有名望的话,保不齐董卓就给留下了。若是极重要的人选,张涵还不心痛死。
这样一来,使者的选择,就费思量了。张涵盘算了一阵儿,决定派甄子然为使者。甄子然在青州颇有声望,曾担任青州别驾,在青州的地位够高。因为疾病才转任安平从事的,如今痊愈了,张涵直接令他为长史,出使长安。
至于原泰山太守应劭,张涵则硬辟为文学从事,与管宁一道负责文化教育。所谓硬辟,即是说应劭死活不同意,张涵直接把他全家‘请’到临的。目前,应劭正在耍赖,放挺中。张涵也不在乎,他主要是个姿态——文学从事本就是个闲职,愿意做就有做不完的工作,不愿意做,也可以什么都不做。有管宁在,应劭整日躺在家中,也不会影响教育。
使者的事越快越好,甄子然稍为准备便出了。七月二十一,张涵刚刚送走甄子然,项奉就来找他。
“主公,你看这是五铢钱,这是四出之钱,这是磨边钱和剪凿钱,这是薰卓的无文小钱……”
项奉拿出了十余枚铜钱,给张涵一一讲解。五铢钱是大汉国通行的货币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有一两百年之久了,行量很大。保守估计,大汉国也铸造了六七百亿钱。
四出之钱则是灵帝中平三年新造的,这钱铸的很好,比五铢钱稍重点儿,钱幕从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到达外部——这样做是为了防范不法奸人锉磨钱背盗铜。被断了财路的人诅咒说,“这是天下分崩离析之兆”云云。
磨边钱和剪凿钱都是不法之人,主要是豪强和大商人,从钱上偷铜获利,对五铢钱加工的结果。经过加工,五铢钱越来越小,也越来越薄。
然而,再小也小不过董卓的无文小钱。无文小钱是董卓在今年五月间铸造的一种铜枪。
薰卓大失人心,天下人皆以为非,被关东诸人征讨,也失去了匡扶大汉国的雄心壮志——从董卓入阳之初的行事,还有一点影子。比如说,恢复党锢之人的名誉什么的。但到了这个时候,董卓就完全是破罐子破摔了。唯一惦记的,就是保全身家性命了。薰卓后来在长安附近的郿筑坞,储备了够吃三十年的谷子,自己说:“事
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就反映了他的这▋
在这种心态下,董卓完全不管不顾了,铸钱就是一个目的——敛财。他所铸小钱的质量,可想而知。薰卓小钱既无内廓又无外廓,“五铢”二字模糊不清,很难辨认,又轻又薄,质量比磨边钱和剪凿钱还差,世人讽刺为“无文钱”。薰卓铸无文小钱,极大的破坏了大汉国的国家信誉和经济,人们不再相信铜钱,铜钱的币值就不稳了,物价随即飞涨。在后来长安物价最混乱的时候,一斛谷子竟要卖到数十万钱。
“主公,自小钱流入青州以来,物价已经上涨了一倍,还出现了大量的磨边钱和剪凿钱……”
项奉的面色沉痛,对于经济,他有种天生的敏感。张涵对经济没什么研究,但通货膨胀的危害还是知道的。
“子承,这事不能忽视,你立刻下令,不要用州牧的名义——元始刚去长安,不能给他添麻烦
手机支付宝搜索
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