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抹夕阳最终消失在天际,海面上的光线也逐渐黯淡下来,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浓雾终于在海风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渐渐消散,来袭的又一波机群恰好抵达,只是看到烟雾的来源时,飞行员们大都还感到茫然不解。四天的时间足以让英国护航舰队做好迎接一切战斗的准备,也可以让两艘德国袭击舰航行近2000海里抵达这片大洋的另一端,当整个英军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及前线官兵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北大西洋时,战斗却在南大西洋爆发了。
发生在两艘总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德国大型舰艇与六艘单舰排水量不超过两千吨的英国小型战舰之间的战斗,纸面上看起来就是毫无悬念的,缺乏雷达设备的英国驱逐舰、扫雷艇以及猎潜舰在对付少量德国轰炸机和潜艇时还勉强可以应付,但它们发射的照明弹却只能让自己更加清晰的暴露在拥有初级火控雷达和先进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的德国主力舰艇面前。
平静的矗立在拥有厚重装甲保护的指挥室内,看着双方的炮火不断映亮海面,看着双方的炮弹如流萤一般在黑色的夜空飞逝而过,张海诺惬意享受着计划顺利实施的快意。对面的敌人不论实力还是数量都不足为患,这点从双方炮火的声势和威力就能完全看出。这边战场已无悬念,他现在最担心的莫过于负责吸引英军注意力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作为德意志级装甲舰的第三艘,其火力和装甲均是该级战舰中最强的,但它毕竟是一艘排水量还不足两万吨、以远洋破交为目的设计的战舰,不仅无法和英国海军任何一艘主力舰对抗,现有技术下加强到近乎极致的防空火力更不可能长时间抵挡敌方机群攻击,这才制定出颇为冒险的“诈伤战术”。因为无线电静默,他此刻还不知道朗斯多夫已经出色的完成了预定任务,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本身也只是受了一点轻伤,只是干净光洁的舰体将因为“纵火自燃”而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
强弱分明的战斗持续不到一个小时,结果已然揭晓。弱小的护航舰队已经无力继续保护那十二艘满载石油、橡胶和矿石的货轮,在这介于英国本土和直布罗陀海峡之间的“真空地带”,它们发出的求援电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回应。或许唯一让英国政府感到不那么难以接受的是,这些以中型和小型近程货轮组成的船队总登记吨位还不到3万吨,他们在这场海战中的损失远不如三周前来得沉重。
在那支失去希望的船队中,大多数船长们勇敢的选择了打开舱底阀门,德国人在赶上它们之前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猎物沉入海底,但最终仍有三艘货轮被德国人俘获。第二天清晨,一架英国远程侦察机在距离最近的法国港口约900海里的海面上发现了押送它们向东航行的德国舰队,感到奇耻大辱的英军联合司令部随即派出整整一个中队威灵顿式远程轰炸机,然而这些轰炸机刚刚从英格兰南部起飞便被布设在法国西北部的德军地面雷达站发现,未等它们找到德国舰队,从法国海岸起飞的BF-110编队便对它们发起攻击,没有战斗机护航的威灵顿机群只好就此放弃轰炸行动,有7架飞机因为德国战斗机的进攻和机械故障没能返回英国机场。
在北大西洋上,虚晃一枪的德国袖珍战列舰“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也消失在英国护航舰队的侦察范围内,那些精锐、快速且准备有绪的英国战舰没有回头的余地,只好继续护送着庞大的船团向北美大陆航行,他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虽然基本达成,但也消耗了大量宝贵的燃料,所幸在资源相对充裕的北美,这支舰队不但可以获得了充分的补给,部分战舰甚至在美国政府的安排下秘密进入美国海军船务进行修缮和小规模改装。
三天之后,由“格奈森瑙”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组成的袭击舰编队在空军机群的掩护下抵达法国的圣纳泽尔港,作为法国海军战前在西海岸的重要军港,这里各种设施齐备,法军撤退时在港口及周边留下的防空体系尚能运转,况且德军工程部队正紧锣密鼓的对其进行强化改造,作为军港来使用不成问题!与此同时,适合潜艇维修和补给的堡垒式潜艇库也在积极的构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9/9334/739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