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是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曾经是作为游历过很多名胜古迹背包族的丁超很感兴趣的问题。
游吟歌者,拉丁情诗,贵妇的花冠和勇士的传奇,这是那个时代令人想望的故事。
但是,阴冷的天气,野蛮的生活,宗教审判和烧死异端则是这个时代另一个显著深化的描述。而那些身穿铠甲,披着带有鲜红十字披风的十字军则是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代表。
十字军是勇敢的,怯懦的;虔诚的,虚伪的;高尚的,卑劣的;真实的,虚幻的……
这似乎搀杂着无数矛盾的结合体对后世散发着无法抵御的诱惑。使得无数人如痴如醉的沉迷于对十字军及其时代的探索揣测之中。
丁超也曾经是这众多对十字军拥有兴趣的人中的一个。
但是,当他真正置身于似乎全世界都充斥着十字军鲜红标志时代的时候,那个曾经叫做丁超的年轻人才发现,这个世界是既执拗又可怕的。
所以这也成了他决定离开老塔索的最主要的原因。当他看到塔索因为自己念出一个拉丁词汇就惊诧不以的时候,他突然明白,作为一个叫伦格·朱里安特·贡布雷的拜占廷(东罗马)帝国的农兵,他没有任何理由去解释自己怎么会读书识字。在这个即使是贵族也可能是文盲的时代,一个有知识的贵族或僧侣可以得到广泛尊重敬仰,但是一个会读书识字的普通农兵,却可能被当成异端受到最可怕的惩罚。而且他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塔索还是任何曾经熟悉伦格的人都最终会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产生怀疑。
而这种怀疑可能会带来的灭顶之灾,让他想起来就不由得毛骨悚然。
“我是安达契村的伦格·朱里安特·贡布雷。”伦格不停的这样提醒自己“我必须记住我是个农兵,这是中世纪,是可以以宗教名义处决一个人的中世纪,是在几百年之后为了日心说烧死过一个科学家的中世纪。是……我必须存活下去的时代……”
…………………………………………………………
越过干燥荒芜的戈壁,当辛苦疲惫的旅行者闻到第一丝微带潮湿的海风时候,圣西门港就已经远远的矗立在安条克深入腹地的海岸边上,站在略微高耸的克拉科里丘陵顶端,甚至可以俯视整个圣西门港的全貌,而如果向北方望去,就会看到隐约浮现的安条克城的蒙胧轮廓。
“克拉科里丘陵是安条克城的灯塔,”一个和伦格一起旅行的老头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烽火台“许多年前,就是在这儿,曾经点燃过迎接第一支东征大军的火焰。”
就是说,这里是第一个见证这流血时代开始的地方。伦格低声自语着,然后弯腰拣起了一块干裂的石头仔细看着。
“快到圣西门港回潮的时候了。”老头看着远方的天空独自说着“很快这就要热闹起来了。”
“这港口难道还要靠涨潮决定船只进港吗?”一个朝圣者把手搭到眼前皱着眉看着圣西门的方向,对这些远离家乡来到圣地的人来说,当他们完成了朝觐圣城的伟大事业之后,希冀尽快回到故乡的焦虑自然逐渐替代了对圣地的憧憬。
“当然不是,”老头好像很满足这种被别人识为博学者的感觉,他一边缓慢的催动胯下的驴子,一边炫耀似的对四周的人讲述着“圣西门安条克的外港,这个港口最先是由萨拉森人建造的。后来十字军到了这里清除了那些异教徒,还用一位伟大圣徒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港口,就是圣西门。他可是和圣普罗西斯一起被授予圣徒称号的大人物。”说到这,老人有些得意的看了看四周的人“我的曾祖父曾经聆听过圣普罗西斯的布道,那可是上帝赐予的声音……”
老头不由自主吹嘘起来,直到看到人们不耐烦的表情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继续说:“圣西门不只是安条克的港口,它还是一个重要的中转地,不论是经过陆地去君士坦丁堡还是沿海岸到的黎波里,圣西门都是东方最主要的枢纽。它就象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可以把人们从这里尽快的送到不同地方。在这儿,海流是最重要的,可以让你们感受到在地中海上旅行的便利和爽快,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盼望着有个好潮向就是最关键的。”
“他可真是个博学的人。”一个衣衫褴褛却满面光彩的男人对旁边的同伴说“等我回到家乡,我要告诉人们我在圣地见到过的一切,我要让他们知道这里的人是多么高贵和虔诚,这地方又是多么富裕,这里简直就是上帝赐给我们在人间的天堂。”
“可惜这个人间天堂里还有异教徒,”刚刚发表了一通讲演的老头用脚后跟撞了撞驴子的下腹,这让那头驴子立刻发出了不安的吟叫“如果所有的异教徒都死光了,那这地方就是真正的人间圣地了”
“只有死的异教徒才是好异教徒!”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队伍里响起来,然后人们看到一张小脸露出在人群头顶。那是个只有几岁的小男孩。这个时候他正骑在他父亲的脖子上用天真无邪的声音大声喊着:“杀异教徒不是杀人,杀异教徒是在拯救他们!”
“哈哈……”人们听着这孩子还不利索的声音大笑起来,而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9/9613/749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