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第三十四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并将臣贬窜远方,不然,臣还是会上书言君父之过的。”

    “朕过在何处?”

    “陛下是有为之君。。当明白帝王起居注的目的在于为后来的帝王提供治国的参考,为历史留下真实的记录。而要做到真实,史官必须不受干扰,独立记录,董狐、太史公之所以被称为良史,就在于他们能够独立真实地记录历史。帝王看了起居注,如果不满意对自己的记录,必然会横加干预,篡改史书,如果史书可以随意篡改,那历史对于帝王的震慑意义就会消失,许多帝王就会肆意妄为,大臣以声名劝谏,帝王就会说,史书由朕决定。过去太宗强索起居注,尚且为臣下弹劾,并立誓不再干涉。臣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在陛下身上发生。”,

    历史上皇帝大臣历来重视自己身后的评价,就如一个平民百姓重视自己的名声一样,唐太宗看起居注也确有其事,不过太宗并不买史官的帐,看到写玄武门之变时直接批评道:你们把朕写得太好了。但是被弹劾之后,太宗也确实保证不再看起居注。

    想到这里,李诵猛然醒悟,中国历朝的历史之所以被认为大多真实可信,不就在于有这样尊重历史的制度,有这些正直的有职业道德的史官吗?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险些扮演了历史的罪人,成为张廷玉纪晓岚等一样的人物,不觉一阵羞愧。道:

    “若非爱卿提醒,朕险些铸成大错。朕当如太宗立下规矩,后代帝王也当如朕。”

    裴度顿首道:

    “陛下知错能改,国家之幸。”

    李诵让裴度起身,又问道:

    “裴爱卿,朕刚刚一席话卿以为如何?”

    见皇帝垂询,裴度忙垂手肃立道:

    “陛下见识高卓,臣自愧弗如远甚。但是,臣窃以为陛下略有不妥之处。”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u.com/xiaoshuo/1/1653/54534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