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茗亡

茗亡 龙王之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章--龙王之女

  ——后周靖康,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战胜,故约国号为宋,定都城为汴梁,自此,赵氏宗代掌天下大权。

  ——适时大旱,天子及臣咸会于前殿,作法祭龙王以唤风雨,王侯及民毕至于水畔,燃烛祈灵修以丰农作。

  东京城内,尽管到了戌时,也无法勒令都城如闹市般的嘈杂,大街小巷,挨家挨户,都提前点燃了腾龙样式的花灯,而那斑驳灯光汇聚而成的长河,似乎通向了另一个世界。

  北宋熙宁年间,突如其来的大旱使许多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迫不得已的他们只能放弃自由,甘愿在王权贵族的府中世代为奴,只为谋求生计,也因为权贵们提供奴隶吃喝穿住,手中攥着他们的生存通条,奴隶制也就被拟定的越发残暴,苦于荒废的庄稼,因此无论再苦再怨,也从未有农民进行过反抗。

  大旱持续了三年,原本不再干涉政权的太上皇赵祯最终决定下诏,令皇上赵子湛举办求雨祭典,在汴京湖边亲自举行求雨仪式,所有大宋子民一起祈求龙王降雨。

  大殿之外,歌舞升平,王侯贵族齐聚一堂,桌上的琉璃器具相互碰撞形成的尾韵几乎可以奏出华美乐章,华丽的美食甚至让人舍不得下嘴,典礼中央拼命扭动着腰肢的舞姬们,无一不在筹算着,得到在坐王侯们的赏识,今晚仪式结束就跟着他们回府,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在烛光下折射出精光的珠宝就显得没那么吸引人了。

  嘈杂之中,座位上一位衣着华丽的男子却已经稳不住神了,深棕色的眸子并没有与其他人一样注视着舞姬,而是流转于被守卫把守着的祭坛上,趁着没人注意,悄悄溜下了座位,扒着右边男子的肩头小声询问道:“哥,子湛哥什么时候开始仪式啊?”

  那位被询问的男子倒是被他吓了一跳,将那双搭在他肩膀上的手扫了下去,蹙着眉呵斥道:“不得无礼,在这种地方怎能直呼圣上的名字。”男子转眸时的冷峻令人不由得生出几分畏惧,但是仔细看来,这两人眉`眼之间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顿了顿,继而道:“仪式马上开始,灼然,回去坐好。”

  “好吧…”被称呼为灼然的男子说完,不情愿的撇了撇嘴,虽是犹豫了一会,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他叫唐灼然,唐家的二少爷,刚刚他搭话的那名冷峻男子,是唐家的大少爷,名唤唐燿晖。

  这唐家,是汴京城内除了王室之外最有势力的两大家族之一,因为家族的族长与现任圣上从小一起长大,在圣上的心里也就越发重要,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圣上处理朝政的左膀右臂,在这汴京城内,甚至是整个大宋境内,分得不少权力。

  看着典礼中央的舞姬排成队列,有序地退场,而不远处那位穿着金色龙袍的男子踏着稳重的步伐,一步步走近那柄青铜大鼎,每踏出一步,仿佛都将这世俗净化了一分,殷红的唇,未染唇脂就已如冬日的红梅,眉如修竹,乌黑的长发在发梢却变的有些发棕,不过,这些都只是为了修饰自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帝王之威罢了。

  身旁几位从未亲眼见过皇帝的宫女,竟盯着那身影出了神,手中的酒壶掉落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也没有发觉,饶是如此,也不能打消唐灼然已经心心念念盼了很久的小计划,他转头对着两手空空,甚至眼神也放空了的宫女说了一句“本王甚是不适,先行回府。”之后,也不管那位刚回过神来的宫女听没听清,转身便溜出了典礼。

  那位目不斜视、分毫未将旁人放在眼中的皇帝自然没有看到偷偷离席的唐灼然,但是慢他一步跟在他身后的老太监却将这一切收录眼中,他抬起头小声地提醒赵子湛道:“皇上,逍靖王离席了。”

  一语作罢,前者自始至终未有过表情的面具终于裂开,原本便惊为天人的俊颜更是妖冶不少,眉角蔓上几分嘲讽之色道:“无妨,若是安分之人,又怎配得上那逍遥之名。”

  走出被守卫重重包围的祭祀场,才刚与自家仆人汇合,唐灼然便已按耐不住了激动的心情,欢呼一声便混入了拥挤的人群,今晚街上的装饰清一色都是龙,不过各种龙的形态都被展示的淋漓尽致,挨家挨户点燃的龙灯也能给人震撼之感。

  在宴会上已经吃了不少东西的唐灼然看到民间小吃依旧不能自己,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亲王,偶尔品尝一下平民美食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身后抱着大盒小盒的侍从颇有些无奈的看了他一眼,自家王爷此刻正拿着串糖葫芦吃的带劲。

  走着走着,唐灼然却发现街上的百姓少了很多,不似他刚来时那般拥挤了,下意识便去寻找他们的去向,以求找到更吸引人的玩意儿,环顾四周却发现,不知何时河边的人倒是堆积了起来,乌压压的人群都围聚在河流沿岸,唐灼然咽下糖葫芦上的最后一个山楂,目不转睛地询问道:“阿尘,那些围在河边的人都在干什么啊?”

  被称作阿尘的侍从将脑袋从盒子旁探出,虽说没有唐灼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452390/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