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在晋武帝灭吴国孙浩,统一天下之后,果实逐而淡忘,骄奢淫逸之心渐起,加上身边馋臣的怂恿,司马炎几乎整日忘却国事,沉迷女色,贪图享乐.
在灭吴国之后,司马炎尽揽吴国宫中美人为己有,藏于后宫,以便平日里花天酒地,自享安逸.
群臣有事无禀告之处,心甚急.国家才刚刚完成统一,一切尚待改建,规划,人民尚需抚慰,一堆堆国事正等待着司马炎的处理,群臣方可拿定主意,从而决策.
可是,一连几月,哪里能够看见司马炎的身影.每日亲信来报,司马炎不是头疼就是眼花,或者直接就是身体不适,更确切一点就是昨夜*劳国事,感染风寒,不能早朝,群臣所奏之事,自行处理.
见状,群臣只叹无奈,摇头走出朝堂,对天长叹一气.
一日早朝,众群臣齐聚朝堂,有事启奏,如往常一样,司马炎迟迟未能上朝,失望至极.有的也习惯,心里根本就不抱能够见到司马炎的希望.
多时,司马炎身边亲信贾赢来报,道:"各位,皇上昨晚*劳国事,身体有痒,不能早朝,请各位体谅皇上的辛劳,并且以国家为重,自行下去处理.日后皇上早朝,再来上报."
“皇上*劳国事成疾,我们大家都能理解.贾公公,就请你领我等去觐见皇上,也让我们作为臣子的献上一片孝心."大臣李密道.
“李大人的孝心,体谅,皇上早已知晓.不过太医说了,皇上现在身子虚弱,尚需静养,万不可打扰.我若领你等前去,惊扰了圣驾,你我可都担当不起."
“贾公公说得对,贸然前去,惊扰了圣驾,我们可谁都担当不起.李大人,要去你自己去,我们可不想为你作垫被."另外一大臣发话道.
“你----------"李密听此,一时恼怒,道:"皇上已多日未上朝,众群臣除了有事启奏之外,也担心皇上的身体状况,近日大家一起前去拜见皇上,也算是做臣子的一片心意,何言惊扰圣驾?"
“李大人说得极是."又一老臣发话说:"现如今国家才刚刚完成统一,确实有很多的事情等待皇上处理,皇上的辛劳为大家所理解.就因为皇上*劳国事成疾,我等就更应该前去为皇上分担."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群臣乱成一团.有的争论着得前去探望皇上,有的则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千万可别自找麻烦,惹祸上身.亲信贾公公看状,束手无策.
正争论间,司马炎捂着嘴唇,身披龙袍,走进朝堂.贾公公见之,惊奇之余,随即发话:"皇上驾到."
吵闹的朝堂上,众群臣听到皇上驾到,立即停下来,整顿着装面朝龙椅,待司马炎坐定,齐声跪下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贾赢道.
“启奏皇上,川蜀地区干旱严重,人民颗粒无收,望皇上开仓放粮,救济川蜀灾民."李密向前走上一步,启奏道.
“李大人,此等小事何需启奏,你自行决定就可."司马炎并不关心此等事情,随即回复了李密.
“谢皇上."
“还有事吗?"司马炎问.
“江东地区接连洪水泛滥,灾民损失惨重,国家拨往救灾的款项不翼而飞,请皇上下旨查办.”另外一大臣启奏说。
“就这些区区小事,何用启奏。众位卿家,此等小事你们私下解决就可,不用再向寡人禀告。寡人知道大家都是有识之士,自会处理得很好。”
“谢皇上。”众大臣发话道。
“退朝。”
“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事情未得到完美的解决,司马炎就退了朝,前往后宫,继续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美人圈里的幸福。朝政之事,完全放手让大臣自由*作。于是,拉帮结派之事无法避免,以权凌人之事时有发生,人民又开始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稍有不甚,就会被胡乱安上一个罪名,诛灭九族。
这样的世道越来越糟,人民敢怒而不敢言,只得以暂时的忍气吞声,保全小民,苟活于世,然后密谋筹划,寻找时机,再争自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