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惨烈血腥的夜晚,日军悍不畏死的疯狂进攻,连续冲破两道防线,冲到镇子边沿,危急时刻,96师副师长范晓明亲自率领预备队在侧翼展开反冲锋,同时全师和集团军重炮一起开火,从远到近设立三道炮火阻拦线,以重大代价将日军阻挡在镇外。随后范汉杰将集团军警卫团交给余韶,在正面进行反击,一举将日军从镇边击退。
有末精三接到松山拒绝后撤的电报后,十分无奈,只能命令中岛康健停止后撤转入进攻,第10师团掉头南下接应五十六师团。同时向北平紧急报告,冈村宁次勃然大怒,下令撤销松山师团长职务,由辻政信接手,立刻停止进攻向北撤退,与第10师团会合,共同北撤。
冈村宁次的命令让辻政信名正言顺接管松山的指挥权,松山又气又怒,他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没有将师团部发生的实际情况向有末精三报告,后果居然是如此严重,日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名誉事件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气又急之下,一口鲜血喷出,昏迷不醒。
辻政信拿到指挥权后没有执行后撤命令,他将命令揣进腰包,相反兴奋的给军官们打气:"第10师团和第五师团都在配合我们,诸君,我们为帝国建功立业,开创新时代的时候到了!"
凌晨三点半,横山静雄率领第八师团第5联队和17联队以及炮兵联队工兵联队赶到榆垡以南,从南面向00师第54旅发动进攻。
由于辻政信的行动,有末精三的行动严重扭曲,一方面冈村命令撤退,另一方面辻政信的两个师团还在进攻,他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只能扭扭捏捏的投入战斗。
日军的行动前后不一,给部队带来极大混乱,本已经开始向被撤退的19师团和第10师团重新返回阵地,已经收拾启程的炮兵重新进入阵地,重新架设大炮。
这一切导致,日军在攻击上的步伐不一,范汉杰很快发现这点,这让他非常奇怪,至到甘丽初向他报告,从抓住的日军俘虏口中才了解实情。
这个情况让范汉杰连呼幸运,他立刻将情况向战区司令部报告,庄继华接到报告后作出判断,认为日军还没有发现邱清泉的行动,冈村只是出于谨慎,有末精三没有在昨晚撤退,那么到黎明时他们已经很难脱离战斗,命令范汉杰继续拖住有末精三。
庄继华同时给邱清泉下令,第一机械化集团军渡河后,不要去榆垡,而是直奔庞各庄,将第八师团和五十六师团留给二十三集团军,第一机械化集团军的主要任务是消灭第十师团,而后迂回消灭第五师团和冈村的所有坦克,为下一步攻取北平天津创造条件。
为了缠住日军,范汉杰调集兵力对日军展开反攻,甘丽初从三个师中各抽调一个旅进行反攻,陈嘉树则采取了不同方式,他对辻政信实行防御,东线则对中岛康健展开进攻。
从接到前后不一的命令开始,中岛康健便感到情况不对,他不明白命令为什么变得这样快,榆垡西面炮声阵阵,五十六师团能冲进榆垡,中岛康健不太相信。
从进攻开始,中岛康健的进攻最初很顺利,但攻抵榆垡外围后,进攻便受到阻滞,支那军队的阻击非常坚决,对面的支那军队是支那最精锐的第五军,这支部队是支那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受过德国美国顾问训练,战斗力惊人。
中岛康健明白,前期的顺利不过是支那军队故意诱敌,所以他一直非常谨慎永定河南的情况,他向永定河北派出了两支装甲侦察分队,一直将第四战车师团留在手边。
这种种不正常,让中岛康健重返榆垡否决欧,便没有用上全力,师团炮兵部队继续向北撤退,第三战车师团随同步兵南下掩护,第四战车师团继续北上,同时保护师团侧翼。
这次进攻中,中岛康健再次证实了日本坦克的垃圾,支那的反坦克武器可以轻易击毁日本坦克,战争进行到第七个年头,支那士兵不再是战争之初那种见到坦克就害怕的士兵,七年的战争普及,坦克这种武器不再神秘,支那士兵可以轻松运用手中武器对付坦克。
战斗再次证明,火箭筒是件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日本坦克在支那阵地面前,频频起火爆炸,第三战车师团在两天的战斗中便损失一百多辆坦克,这样重大的代价,却没能冲开支那军的阵地,只是在阵地前留下一堆堆废铁。
炮弹带着火线,在阵地上爆炸,一条条火链从支那军阵地上喷出,渡边小心的躲在一辆坦克的废墟后面,几次战斗下来,他已经有了很多经验,这几天中队有接近一半同伴倒在这块土地上,他亲眼目睹了他们在中弹后在地上嚎叫,看到他们血肉横飞。
旁边有道人影在粗粗的喘息,抱着枪坐在地上,火光闪过,渡边看清是队里的老兵田代,此刻的田代完全没有村庄时的威风,缩头躲在坦克后面,喘息的声音连渡边都能听到。
今晚,部队本已经向被出动,可走到半路,又掉头南下,重新返回阵地,随即就发动进攻,渡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尽管入伍不久,可服从命令已经象其他士兵那样在他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万岁!""为了陛下!为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51/51398/2514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