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是他自己的,另一份是他替胖老板认购的,这个事儿胖老板还不知道,不过他曾经说过,刘老板买啥他也买啥,现在实现这个承诺的机会来了,就是不知道胖老板会不会认可。
洪涛知道这是刘老板在给自己帮忙,这点小钱在刘老板和胖老板看来,基本属于挣不挣两可的范畴,之所以这么上赶着来投资,完全是出于友情。
不过洪涛也由衷的感叹,好人有好报啊!自己的这个计划基本就是稳赚不赔、而且利润丰厚的项目,刘老板和胖老板的这些友情投资不仅不会打水漂,还会给他们两人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自己还的一辈子念他们两个人的好儿,你说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
洪涛弄了个什么计划能有这么大的把握赚钱而且还是大赚特赚呢?其实特别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学区房、四合院!
四合院估计大家都知道,就是北京老城区之内那些在清末或者民国时期建造的民宅。至于它为啥叫四合院,又有什么相对应的建筑特色,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大家要是感兴趣就去问问度娘吧,我也说不出什么花样来,上面比我说的全面多了。
那为啥洪涛要选择这个四合院来当做购买对象呢?这里有一个历史缘由。北京的老城区基本就是在二环以内,这个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因为当初修建二环路的时候就是沿着过去的护城河修的。
当初大清朝和民国的时候,北京城是有城墙的,城墙里面是就是内城,出了城墙就是城外了,你别看现在什么中关村、使馆区、建国门外、cbd都是繁华地带,那在当初都是城外的荒地或者坟场。
其实你只要听听这些地方的名字就知道它们当初是个啥情况,中关村那就是个村,原本应该叫中官村。这个中官就是太监的别称,那个地方当初就是皇城里的那些太监们退休之后的一个养老院。
而城墙以里则就不一样了,老北京有句话叫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里的东西两个方位说的就是东城和西城这两个区域,东城在清末和民国时代云集了大量的富商,而西城则是官员们的宅邸,所以叫东富西贵。
至于南北这两个方位,不是指北京还有南北两个城区,而是特指前门外和鼓楼、以北到德胜门附近这一带。当时居住在前门以南的大部分都是三教九流、劳苦大众,所以就被称为南贫,都比较穷嘛。而居住在鼓楼以北到德胜门附近的。则以皇宫里的太监宫女的家属维多,他们虽然不太穷,但是地位比较低,就称为北贱。
说了这么半天,洪涛为什么要选择四合院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知道四合院的价格会飙升,而且幅度极大,一座规整的四合院到了他穿越前的年代,价格已经到了8位数。而且是有价无市,有钱你都买不到。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城市改造拆毁了大量原有四合院的因素,也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为了怀念自己的童年或者标新立异。故意去采购这些四合院并加以休整之后当做住宅的因素。
而且凭心而论,四合院确实更适合人来居住,接不接地气啥的咱就不讨论了,那玩意是唯心的。至少在这个院子里有房有地,既能居住又能做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而且封闭性还好。不像住在楼房里,就是一个鸟笼子。
既然四合院这么好,那还轮得到洪涛去买吗?会不会都被刘老板这样的人买光了?回答是目前这个年代还不会,如果再晚几年,等到房价真的开始飙升,即使还有残存的四合院,那依靠洪涛和桃心头的这个经济能力,估计有也买不起了。
北京的四合院除了少数比较大或者比较有名的之外,目前的状况其实并不是以四合院的面貌存在的。在文革时期里,大部分四合院都被作为私产没收为公有了,也就是归了房管局来管理,还有一些虽然依旧是私产,但是也被强行安排进去了不少住户,变成了大杂院。
这些房产在北京叫做文革房,住在这些房产里的住户都是受政策保护的,房主不能以任何形式来赶他们走,只有当他们自愿搬出或者有了别的住房时,才可以把原来的房子腾出来,还给房主。而且在他们居住的时间里,只会以政府确定的公租房的房租来支付,具体数字作者也不清楚,反正一间20平米左右的房子,一个月的房租也就十几块钱的样子。
您琢磨吧,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但凡是有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他会轻易搬出去吗?这个时期大部分单位已经取消了福利分房,就算你想搬走,也得有房子搬啊。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平民老百姓,你想等着他们靠工资攒够了买房钱,那你就等吧,你最好立一份遗嘱,让你孙子接着等,你和你儿子恐怕是看不见这一天了。
那又有人问了,人家房主都赶不走的住户,你洪涛就能有办法赶走!?吹牛吧!
这个真不是吹牛,凡是在北京居住生活时间比较长的人都应该知道,房管局是个很神秘的单位,它的手里掌握着绝大部分公房的房源。啥叫公房啊?就是归政府所有,并且出租给老百姓居住的那些房子。
现在大家去售楼处买的那些楼房肯定不归房管局管,那些房屋都是有开发商投资建设的,你买了之后产权属于你自己,当然了,这个产权是临时的,大概70年之后就没了,至于怎么没的,为何要没,这里就不谈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15/15072/737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