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太阳正极其热情的挥洒它的光和热。在其下一座延绵千里的山脉巍峨险峻,而山脉孕育出一高耸入云的峰座,白云飘荡期间如胶似漆缠绕。阳光照射在围绕着山体的白云上闪射出熠熠光辉。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神山。须弥山。
关于须弥山的传说,在民间有各式各样的版本。有从天而降一斗大赤色有角星,星坠地嵌入地上变成高耸如云的神山。还有一种说法那座大山是从深海冰寒之地拔海而起。然在那市井之间被流传最广的一小故事却被那些老百姓深信不疑。
传说,天地未开之时混沌一片,不分天,不分地。不知过了几多年,也不知有几何年。终一日混沌深处孕育出一灵动,又不几何年那灵动化形为人。那就是被现今人尊称为祖的盘古。
盘古出生混沌但觉眼前一片漆黑,了无生机。看着这死寂沉沉的混沌,盘古取其身上一肋骨凝炼成一斧,用斧划破自古到今的混沌,天地初开。
天地初开后极不稳定,混沌始终吞噬劈开的空间,想把天地从新归为混沌。盘古见开辟的天地不稳,于是以身躯为中心吸取天地之外的混沌转化为天地之灵气,用灵气稳固天地。发散的灵气轻化为天,重凝为地。
天地成。因为盘古自混沌中来,而今混沌全部转化为支撑天地的灵气。盘古也终究无法生存。
在即将寂灭的时刻,盘古以无上大法力禁锢其身,化身万千。发为林、血脉为江河、脏器为大海汪洋、眼为日月、毛孔里吐出漫天星辰、生之气变化万物、死之气化为地狱修罗、穴道变三百六十天诸方。
须弥山终年云雾袅绕,一年之中除非是在几个特定的时日里可以看见那刺天破地主体外,其余时光根本无法窥视整座山的全貌,论是近观远视看起来都无法和临近的山峰可以比拟。
最奇特的不是那中年飘荡不散云彩,也不是那奇高宏伟的山体。毕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那南原、西土、东海之上也是有些奇绝山峰终年白云漂荡彩虹环绕。须弥山的不同之处是整座山峰至下而上划四季。
最下层为寒冬,上一层为炎炎夏日,第三层又乃秋季,而最顶部却是温暖怡人花香四溢的春季。这绝对是颠覆了人们的常识。论一般山峰高处绝对大风呼啸冰天冻地。倘若山峰极高,那峰顶就会有皑皑白雪掩盖,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的根据。
但,这仍然不是须弥山名扬四海的主要原因,只能算其中一绝。
真正让它声名远播的是每当夜幕降临,须弥山被黑夜笼罩之后,须弥山就会发出一种类似于活着的动物心脏跳动的声音。砰砰……砰砰……不绝于耳。那跳动的声音可以传遍须弥山方圆百里之地。砰砰声音不会说临近山的大,离山远声音就变小,周围每每一人都说似乎是在贴近别人胸膛倾听心脉的跳动般不可思议。并且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山体就仿佛原本是活的。只要在须弥山附近的山脉里随处找一个山顶头夜晚了望向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的云和空气就会随着那心脏似的砰砰声产生一道道的波纹,就如同一粒石子投进池塘里荡起的一圈圈涟漪。跳动的画面被很多当地人相信那山上有灵,山上住着一位法力通玄的山神。
这也只是其中之一,须弥山除了夜晚会跳动之外还有一种绝迹。每当砰砰的心脏跳动之后不久,山上的白云因为夜色由原来的漆黑一团渐渐的明亮晶莹,由一块黑泥变成一块夜明玉般。慢慢的、慢慢的白云愈来愈亮,直至最后光可以照亮附近十里仿若白昼时,云就开始变化了。
首先云一团一团的融化,不再堆积的一块。融化的慢慢翻滚,就像液态的二氧化碳自钢瓶里倾倒出来雾气翻滚。化成雾气的云就降落至山腰,不停的盘旋。开始还是慢慢的转动,到后面雾气飞速的缠绕旋转,到达速度的顶峰的时候。雾气就整片的凝结成一个发光的光幕遮蔽住须弥山。停留几个时辰,光幕又开始变化,在光幕中心出现一条细缝,不时以那中心为圆点密密麻麻布满极细的线条向外延伸,等到光幕每个都充斥细纹,光幕就开始坍塌。镜子被一大力击碎,碎片会四处飞溅。光幕破碎后碎片不会立刻消失。随着雾气又弥漫山腰碎片也慢慢蒸腾而起缓缓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速度也越发加快。一至山顶就如同一颗流星从地底向头顶的苍穹飞奔,简直是一桶超级大礼炮。一颗、两颗、三颗……最后是漫天流星雨。
这种壮观的景象一直会从前半夜持续到太阳即将出来的前一时辰。
对于须弥山脚下的百姓来说,这种美丽壮观的异象习以为常,甚至不至于被那恍若白昼的极光弄的夜里睡不着觉,而远道而来的游客们第一次见到须弥山的奇观就未免感到骇人听闻了。尤其是夜半观看山体的砰砰跳动不免俗的把须弥山当做一只沉睡的洪荒古兽。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那碎片流星有时候会有几颗并不冲天飞走,而是真正的像流星从天空滑落至山涧。不过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极低,十年也不见得有那么一两次。碎片坠落的现象也被称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