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五年十一月二十日一支气势汹汹的大军驻扎进了戒备森严的怀庆要塞。从那天起怀庆城头原本飘扬着的蓝色龙旗便被一面面威武地白色龙旗所代替了。正如多铎与孙露猜测的那样多尔衮最终还是决定亲征了。深知此次大战重要性的多尔衮几乎抽干了从京畿到卫辉府沿线的所有兵力。还特地从山海关调来了科尔沁部等蒙古骑兵一万余人前来助战。加之怀庆府原来有的25ooo多驻军此刻清军在怀庆一点聚集的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余人对外则号称二十万。
“大清国叔父摄政王殿下亲率二十万大军南征。”类似的告示贴满满清控制区的大街小巷。当然在如今这种情况下耍这些文字游戏看似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无论是清军将士还是普通的平头百姓心里都清楚现在究竟是谁在征谁。不过多尔衮亲征的消息依然鼓舞了清军本就低弥的士气。毫无疑问这位满州的莫尔根青在广大清军将士心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那个名字代表着胜利、勇气、荣誉、希望。大名、东昌两府的清军在得知多尔衮到来后士气大振在稍后的战斗中击退了明军的多次进攻。而驻扎沁阳的岳托部甚至还成功突袭了明军的辎重部队。这样的战果若是在五年前那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事。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哪怕只是一次小小遭遇战的胜利也能被清军鼓吹上半天。各式各样有关前方大捷的消息很快就在清军阵营中流传开了。人们也不去追究这些消息的真伪在残酷的大战之前士兵们多多少少都希望得到些精神上的鼓舞。与底下的将士不同身为主帅的多尔衮可不能将战局的胜负寄托在御用文人的鼓吹上。他知道自己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敌人。亦明白成功的机会可能只在刹那之间就看他是否能抓住。
当然清楚这一点的并不只有多尔衮此刻同在大帐之中的洪承畴对清军目前的处境也是心知肚明。让他唯一没想通的反到是孙露这次的举动。就他看来以那女人的地位和处境完全不用不着身先士卒的上战场。更何况据洪承畴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孙露现在最大的敌人反倒不是满清而是她身后的朝堂。能不能有别的解决方法呢?正当他暗自思考之时却听一直没作声的多尔衮突然开口询问道:“洪大人关于目前的情势你有何见解?”
被拉回思绪的洪承畴连忙低头回应道:“回王上我军现依托鲁翼防线左翼有豫亲王爷把持右翼有王上亲自坐镇。明军想要一举北伐可不容易…”
“好了洪大人现在我军的情况究竟如何你我心里头都清楚。这种客套话就不用再讲了。本王想知道你现在的真实想法。你就尽管直言吧本王恕你无罪。”多尔衮不耐烦地一挥手道。
“是王上那臣就斗胆直言了。”洪承畴恭敬地做了一个揖道:“王上恕臣直言大清目前的情势可谓是岌岌可危。说句丧气的话就是败局已定。”
洪承畴说到这儿不由停顿了一下又抬头望了望多尔衮的脸色。却见多尔衮虽铁青着脸但依旧镇定地示意道:“洪大人你继续说下去吧。”
“是王上。就整个战局来看明军几乎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同时对我军进行合围的。特别是辽东的陷落彻底断了大清的后路。想要保住大清在中原的这点领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现在唯一问题是怎么个败法?败了之后我大清又当何去何从?”洪承畴语重心长的告戒道。
而多尔衮听到这儿脸色也不由微微一变。却见他搀起洪承畴急切地问道:“那依先生的意思我们该怎么个败法?”
“回王上先力保京城不失再与孙露周旋于中原腹地。若能借机重创其主力最好如若不能则尽量将拖延中原之战的时间。将孙露钉在中原越久对我大清就越有利。”
“可是先生要知道我大清现在国库已然空虚粮草也都不济如何能应付这旷日持久的战争。”多尔衮眉头一皱问道。在他印象中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同孙露决一死战。只要打败孙露那明军也就不攻自破了。虽然他自己也有被明军反歼灭的危险可这毕竟是战决最好的方法。正如多尔衮自己所说如今的满清已经再也不能支持大规模的作战了。
“回王上大清在立国之初也不是粮草不济、人丁稀少。可照样越战越勇最后还入了关。当然臣并不要求王上象入关之前那样同明军周旋个十几、二十年。我们只要将那孙露拖在中原一年半载就行。到时候王上您就等着看南明后院起火吧。”洪承畴阴沉地一笑道。
“哦?先生此话怎讲?”多尔衮虽隐约有些明白了洪承畴的意思但还是想问个清楚。
“王上就南明现在的实力来说根本不用象现在这样急功近利。只要他们再稳扎稳打个一两年我大清将不战而降。从另一方面来说保留我大清对于孙露个人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在南北朝时北魏的中山王权倾朝野却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南下亲征。为的就是以此获取军功来巩固其在朝堂上的地位。就算孙露不知此典故相信她的幕臣们也该知道这道理。可是这次孙露却孤注一掷地执意北伐甚至不惜以身犯险。王上难道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吗?”洪承畴不置可否地反问道。
“这有何奇。孙露那女人向来对我大清存有敌意野心也不小。或许她是真的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35/35608/3758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