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侏罗纪公园》盛大的首映典礼,影片《阿甘正传》的在4月28号的首映式就显得有些寒酸了,来的记者并不多,因为业界对这部影片的前景并不看好。经过了《侏罗纪公园》疯狂的票房洗礼,整个电影市场都出现了明显的疲软。很多影片都纷纷退后了档期,唯恐受到“恐龙后遗症”的影响。所以今天到场的媒体记者并不是很多,他们其中的大部分是冲着汤姆.汉克斯而来。有些冷清的现场并不妨碍导演罗伯特-罗米斯基高昂的兴致,他很高兴萧逸臣能够出席今天的首映活动,他自然知道萧逸臣是《侏罗纪公园》的编剧,甚至影片上映前那场规模浩大的宣传攻势也是由萧逸臣一手导演,但他知道萧逸臣并没有出席《侏罗纪公园》的开机发布会。这一举动让罗伯特-罗米斯基觉得在萧逸臣心中,更看重由他执导这部深具内涵的影片。
当然真实的原因他并不了解,不过在萧逸臣心中,《阿甘正传》的份量确实要比《侏罗纪公园》重一些,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表现方式上,《阿甘正传》都堪称经典。一部文艺片,能够获得7亿美元的票房,并在强手如云的94年奥斯卡一举拿囊括了6项大奖,《阿甘正传》的巨大成功并非偶然。
而对于业界所谓的“恐龙后遗症”,萧逸臣有自己的看法。《侏罗纪公园》上映过后,全球电影确实出现了疲软的迹象,但萧逸臣认为这仅仅是观众对于视觉审美的一种疲惫。《侏罗纪公园》将数字特效运用到了这个时代的极致,看过这部影片之后,对同类型的影片确实会有一些审美上的疲劳。但《阿甘正传》不同,它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文艺片。
和大制作的影片一样,因为过分的强调商业效益,所以这类影片很难具有深刻的内涵,商业文化的缺点就是繁华而浮躁,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内涵。这就像一个杠杆,你只能偏重一方,两全其美都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侏罗纪公园》在商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除了视觉上的冲击,它并没有给观众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思考。而《阿甘正传》的出现,就如一剂“心灵鸡汤”,刚好添补了《侏罗纪公园》给观众心中留下的空白。这道理就如同欣赏音乐,在享受了摇滚的激情与放纵之后,来上一段舒缓的轻音乐,让紧绷的神经得以舒缓,整个人都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这番分析,萧逸臣并没有直接告诉罗伯特-罗米斯基,一个导演的成熟,是从不断的挫折中积累起来的。
映式后的记者招待会,成了汤姆.汉克斯一个人的独角戏,罗伯特-罗米斯基面无表情的坐在台上,发布会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记者站起来向萧逸臣发问,“萧先生,我记得您在这部影片的开机发布会上曾经说过,你将始终坚持《阿甘正传》是你所有剧本中最优秀的观点,不知道在经历了《侏罗纪公园》的巨大成功之后,你是否还要固执的坚持你之前的观点?”
难怪萧逸臣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原来是上次开机发布会上被他拒绝回答问题的那个记者。他突然觉得这个记者固执得有些可爱,“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记者先生?”
“马修斯-伊顿。”那名记者没想到萧逸臣会问起他的名字。
“很好,马修斯-伊顿先生,我现在就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侏罗纪公园》的成功,是制作和宣传的成功,而不是剧本的成功。无论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我都会坚持我之前的观点!《阿甘正传》是我最满意的剧本,这个事实永远不会改变!”
“而且”萧逸臣停顿了一下,他看着那名叫马修斯-伊顿的记者,“我想请在座的所有人为做一个见证,我在这里想和马修斯-伊顿先生打一个赌,我赌《阿甘正传》的票房可以超过6亿美元!”
萧逸臣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但更多的人都在摇头,马修斯-伊顿更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一部文艺片,想要拿到6亿美元的票房,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不知道萧逸臣的自信有何依据,而且他也找不出任何能够支持影片《阿甘正传》能够收获6亿票房的证据。最后他把这种自信归结为了萧逸臣不是过在台上充充面子,“如果您输了呢?”
台下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萧逸臣。“如果我输了,那么将来你可以随意对我进行任何的采访!”
“那如果我输了呢?”马修斯-伊顿又问。
“那么我从今以后将拒绝你任何的采访!”萧逸臣说的很随意。
“萧先生,我认为您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我很想知道你和马修斯-伊顿先生打这样一个赌,你的自信源自何方?”一名记者敏锐的感觉到了萧逸臣似乎对这个打赌充满了信心。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