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摩登时代

第十一章 越狱风云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萧逸臣在10月末应邀参加了《阿甘正传》的开机仪式,已经是第三次以编剧身份参加影片开机发布会的萧逸臣已经能够轻车熟路的应付各路记者的采访。在接受了库勒的建议之后,他改变了以往对媒体有些回避的态度,开始面带微笑的面对镜头和闪光灯,回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在导演罗伯特.罗米斯基很高调的宣称该片将要冲击明年的奥斯卡大奖之后,一位《娱乐周刊》的记者站了起来,不过他的问题却是冲着萧逸臣的,“请问萧先生,你作为本片的编剧,是否认同罗伯特.罗米斯基先生的说法呢?”

        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萧逸臣心里还是斟酌了一下,他知道现在还不能把话说得太满,“罗伯特.罗米斯基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观点独特的导演,而汤姆.汉克斯则是我崇拜多年的偶像,我找不出任何的理由去怀疑他们的信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阿甘正传》是我所有改编剧本中最优秀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这部影片最后能否达到罗伯特.罗米斯基先生的期望,我都会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我今天的说法!”

        “我记得三个月前,你也是作为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编剧出席在夏威夷召开的开机发布会,您认为这部影片和《侏罗纪公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提问的是《美国周末》的记者。

        “我觉得两部影片最大区别在于影片的定位,《侏罗纪公园》是娱乐性的商业大片,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迎合观众的口味;而《阿甘正传》是一部文艺片,它有自己的思想!”

        “能谈谈您对《老友记》看法吗?”又一个记者站起来提问。

        “很抱歉这是《阿甘正传》的发布会,您的这个问题在这个场合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萧逸臣拒绝了这个问题。

        在碰了个钉子之后,那名记者并不打算就此放弃,“那您最近是否有新的创作计划?”

        “当然有,但绝对不会是《老友记》!”对着他这种拐弯抹角的提问方式,萧逸臣以前就在别的记者身上领教过。

        不过这件事却给了他一个提醒,人们对《老友记》的过分关注对萧逸臣来说或许并不完全是一个好消息,《老友记》在受到人们热捧的同时,萧逸臣其他的作品却被人们遗忘在了角落中。现在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只会联想到《老友记》。一部作品如果在一个作者的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记,这个作者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部作品的影子。萧逸臣当然不希望自己未来的发展被束缚在《老友记》这个小小的范围之中。

        是应该写一部新的剧本,来分散人们对《老友记》的注意了,萧逸臣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和库勒谈一谈。

        布会结束之后,萧逸臣就找到了库勒,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库勒。

        “什么?你不打算继续写《老友记》的评论,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你写的东西?你不觉得这样很对不起那些支持热爱你的人吗?”库勒的反应早在萧逸臣的意料之中。

        “每天除了写那些该死的评论,我什么事也做不了,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厌倦了!而且你觉得就那么点内容,这样反反复复写来写有意思吗?你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不辜负那些关心热爱我的人们,难道非得等到我什么都写不出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绝望的离开,那样才是不辜负他们?库勒,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们不可能靠《老友记》活一辈子!总有一天它终将会结束,那时候我们还能指望靠写那些毫无意义的评论来维系今天的这份荣耀?”

        萧逸臣的话让库勒陷入了沉思,他并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只是基于阅历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像萧逸臣那样看得那么长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弄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库勒问。

        “只是理出了一点头绪,还没有具体的思路!”萧逸臣坦言说。

        “那我就对外宣称你正在创作新的剧本,专题评论暂时停止。”库勒想了想说。

        “也不用全部都停掉,一个月我可以写三篇,前提是不影响我的正常写作!”萧逸臣提出了一个较为折中的办法。

        “也只有这样了!”库勒点点头。

        萧逸臣突然停止专题供稿引起了部分媒体的不满,但随着《老友记》第二季的开播,公众的注意力很快都被剧情所吸引,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由此次断稿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几家不甘心的媒体把主意打到了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207264.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