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在太平盛世的欢歌声中,丢失了重镇襄阳,丢失了临安,蒙古军所到之处,稍有抵抗者,便是屠城、。
他刺杀过元军将领。在军营中放过火,都未能阻挡蒙古人的铁蹄南下。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希望,只剩下杀戮。
直到有一天,他听说文天祥重新走出了大山。打下了邵武。然后,他千里迢迢来投奔,没等到达目的地,就听说,页特密实带领三万多大军前去邵武征剿。
然后,他看到了奇迹。不会指挥作战的文天祥,击溃并全歼了来犯援军。从此,他心中多了份希望。
他知道,北元不会这么轻易甘休。刺杀对方主帅,是蒙古人的专利。于是,他与几个江湖好友悄悄的在邵武各地住了下来。
他要守护住这份希望。
虽然破虏军现在还很弱小,就像一个瘦小的毛毛虫子。但他要守着这只蝴蝶咬开重重丝茧。
因为这份希望,不仅仅是他自己的。
酒徒注:看到有朋友问起战马、羁縻马与方块字的问题,酒徒找到资料如下。战马和羁縻马,最初是宋人对马匹的划分办法,战马用来供应军队,羁縻马,则属于不可作战之马,所谓羁縻二字,指得是通过马匹贸易,收拢少数民族的心。
质量上而言,战马要远远好于羁縻马。但战马对饲料的需求也高得多。虽然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蒙古马对草料要求不高。但那是与西方马相比较而言,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这种便宜事是没有的。此外,蒙古马也分为很多种,并不是随便拉一匹就可以上战场,其中,东部蒙古的三河马(通辽市)和新疆一带的伊犁马,青海的河曲马算是古代三个名种。打个比方,一匹三河马与普通马比,就像悍马与夏利相比较,根本不是同一个级别。
关于蒙古方块字,史料记载如下: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封吐蕃喇嘛八思巴为国师,命他制作通行的蒙古文字。9年后,八思巴新制的蒙古字成为法定的官方文字,直到元朝结束。八思巴是藏人,这种蒙古字是根据藏文字母改成的。藏文字母来源于梵文字母,原为横行拼写;八思巴把它们改为方块字,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直写,很明显是参照了汉字的书写以及构字方式。忽必烈想用这种统一的新文字拼写蒙语和汉语,使原来风格各异的各民族语言在元朝统治下融合为一个新的整体。他还要求元朝官方文件、碑刻、印章、牌符、钱钞、图书、题记等都使用这种语言。但是,由于这种文字构造上的复杂,蒙古人不愿意学,有骨气的汉人不肯学,能取替原来使用的畏吾儿文。1305—1311年语言学家搠思吉斡节尔以畏吾儿字母为基础编著《蒙文启蒙》一书,正确地揭示了蒙古语的特点、语法和拼写法,改进了一些畏吾儿字母的写法,增加了个别字目,确定的“回鹘式蒙古文”,为现代蒙古文的语法、读音、书写法奠定了基础。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2/2425/129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