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灯笼,西韦和卫成的还是去年的,不过今年他们又有了新玩意,一人戴了一个面具,灯笼上还拴着一个七彩纸做的小风车,风一吹纸风车就扑啦啦地转动,很是吸引人眼球,别的孩子看得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西远和秋阳随着孩子们一起从这家窜到那家,路上看到几个人往这边来,西远还没认出是谁呢,本来正给别人显摆自己风车转的好看的卫成,一下子就跑到哥哥身边,眼睛警惕地盯着那几个人,因为距离更近了,西远才看清是赵明赵庆还有李涛几个,西远倒是没紧张,这么多人呢,这几个得多不开眼,大过年的找他别扭。
他笑呵呵地冲着李涛打了个招呼:“小涛哥,过年好!”
李涛冲西远这边不情愿地点了下头,走过去的时候,赵明和赵庆还冲西远斜了斜眼睛,那意思是:你给我等着。
“假模假式的,我就看不上这种人。”都走过去了,西远听到赵明故意说给他听的话。
秋阳可能也看出了点不对劲,用疑‘惑’的目光瞅了瞅西远,西远冲他笑了笑,领着几个孩子继续往前走,看那几个人的确走远了,卫成才又跑到前面和西韦他们玩闹去了。
时间差不多了的时候,西远准备领几个弟弟回去放烟‘花’,在西韦卫成他们几个的宣传下,其他几个孩子也知道了西家今年买了烟‘花’,所以也都不肯回自己家。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的村西西远家,屋里西明文西明武也早早回来了,正在那摆‘弄’鞭炮,今年买的比去年还多,且得放一会儿呢。
西远把‘花’拿出来,西明武也把鞭炮在院子里摆放好,这边西明武把鞭炮点着,那边西远也把着西韦的手,把烟‘花’点燃,随着鞭炮的噼里啪啦声,烟‘花’一个一个窜到夜空,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孩子们都站在房檐下,仰着脖子看烟‘花’,一个个充满了惊奇,他们长这么大只听过烟‘花’,但是没见过,觉得这个东西很神奇!这一夜的烟‘花’,不知道要进入多少孩子的梦乡,打开他们对未来多么美好的幻想。
鞭炮放完,有的孩子想从西家燃过的鞭炮里挑拣,看看有没有被震掉的没点燃的,好拿回去自己放,西远怕崩着他们,答应给他们留着,明儿早来可劲儿拣,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罢手。
该回家吃饭了,别的孩子都一哄而散,秋阳也想跟他们一起走,西远不放心他,秋阳身体不好,胆子也小,他家又在村子的最东边,要走好半天才会到,所以西远打算送秋阳回去。秋阳一个劲儿的推让,他怕西远再碰到赵明几个人,后来西明武拿起帽子说他和西远去送,几个人刚走到大‘门’口,就碰到来接秋阳的王老蔫,这下不用送了。
过完年,正月初十,老三家孩子有半个月了,头一天老太太去西明全家看了看,小丫头眉眼已经有点长开了,看着像他姥姥家的人,不过还是很招人喜爱的。
昨天在老三家坐的那么一会儿,娘俩就话里话外地说‘鸡’蛋吃没了,现在‘奶’水不足,红糖还想接着喝。老太太一声没吱,待了一会就张罗着回了自己家。
回到家里心里就不痛快,不过跟谁也没说。
谁知道第二天,老三媳‘妇’他娘,老赵婆子,摇摇摆摆地自己来西远家了。这大正月的不是平常日子,哪有啥也不拿,随随便便就上亲戚家去的。
人家也没有这个顾虑,坐在屋里一点也没觉得不得劲儿。‘奶’‘奶’心里正不自在呢,又反感她,尽管是实在亲戚,也没让到里屋去坐,就在堂屋里招待她。
可是你不让,人家也不知道自觉,自己起身一个屋一个屋挨着看,“哎呀呀,亲家母啊,你看看你家这房子多气派呀,这屋住着得少遭多少罪啊!”一边说一边拍手打掌的。
“你这是光看着吃猪‘肉’香,没看着养猪的难。我们这大房子可是用辛苦钱挣得,人家一到冬天就猫冬,我们家老大一冬天都得往外边跑,数九寒天的都不能歇着。”老太太瞅不惯老赵婆子的妖叨劲,拿话噎着她。
“嗨呀,啥累不累的,我们这想挨累的还挨不着呢。”老赵婆子用手‘摸’着堂屋里孙叶给送来的楹联,还把眼睛凑近了仔细瞅,也不知道能瞅出来个‘花’来不。
“没遭过这个罪的都觉得没啥。”老太太懒得和她磨牙。
“你瞅瞅,你瞅瞅,你家老大这住的、吃的,在城里都是上数的,可怜啊,我这闺‘女’啊,没这命啊,只能住那草房,一到晚上把孩子冻得直哭,一哭哭半宿,哎呦,大人孩子都遭罪呀!”话里话外的意思,他闺‘女’吃亏了,没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
“享多大福就得遭多大的罪,谁家也不能躺在炕上掉饺子。”老太太看她话头不好听也不乐意了。
“诶哟亲家母,你看你这话说的,这手心手背的都是‘肉’,你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