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千人擅自开出吉尔利蒙城北门,踏上了返回本土地道路。私下照会普洛林斯军总指挥海格拉德斯的结果,就是得到海格拉德斯的谅解并保证米亚斯王**在撤军途中不被攻击,于是这支残留在普洛林斯共和国境内的米亚斯王**甚至把所有的伤员都带进了队伍,以避免和吉尔利蒙城一起埋葬。
米亚斯王**的总指挥还是留下了他们国王的秘密公文,就是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帝国皇帝可以带军(如果依然有军队支持的话)进入米亚斯王国境内休整。
这个消息还是泄露了,一向在米亚斯王**面前得意非凡的帝**士兵忽然发现自己有可能沦为“难民”而被长期轻视的盟**队讥笑,那份耻辱和痛心地感觉几乎在一定时间超过了帝国内乱带来的恐慌。
到了黄昏地时候,吉尔利蒙城内就只剩下了六万七千余人的帝**。其中一万八千余人都是无法作战地伤员。
拒绝了海格拉德斯的私下停战意向的皇帝,一回到城里就宣布了他的最新圣旨。要求所有帝**讨伐叛逆,为帝国皇太后报仇。并当场颁布了一长串“不可饶恕并要用最残酷的方式去毁灭掉的肮脏之人”的名单。
对此,依然在表面上还尊奉特里希海利斯为帝国皇帝的将官们保持着默然态度,因为他们知道,除了这座城里地军队,基本这道圣旨已经对帝国境内的驻军没有多大意义了。就连傻子都猜得出来,特里希海利斯目前这点军队,别说是打回帝都,恐怕连眼前地海格拉德斯的围困大军都应付不了。
而唯一还保持着愤怒复仇心态并当场表示要血战到底的只有皇家禁卫军官兵和三个帝国近卫军团两万二千人。这些几乎全由帝国皇室精心选拔栽培的士兵对着帝国皇帝和帝国皇太后有着无比的忠诚,尤其是皇太后的去世让官兵们第一次抛去了男子汉应有的稳重。痛心的哭泣和愤怒的咆哮在军营和城头上此起彼伏。军官们这时候才愕然发现,原来他们爱戴那位皇太后还远远超过身边这位冷酷偏激的皇帝,也是本着这份皇帝母子血缘关系,他们才保持着最后的团结和对皇帝的忠诚。
晚八时,海格拉德斯的最后通牒送进了城,要求帝国皇帝投降,并保证所有帝国人身安全,甚至暗示可以原封不动地把这几万帝**“护送”到边境去。
帝国皇帝几乎只看了一眼那文书,就当场丢进了火里。
也许这条路,对眼前所有希望活着回国,或是想要打回帝国惩罚叛逆的帝国官兵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特里希海利斯却无法容忍这种意味着“丧失所有尊严的乞讨”。
“朕会带着你们打败海格拉德斯,然后光荣地回到帝国,最后把所有朊脏而愚蠢的人绞死在你们凯旋的大道和城门旁!”
这是皇帝在城头上对着士兵们说的唯一一句话,然后他依然回到他的简陋行宫里去了。
晚九时,海格拉德斯的十五个精锐军团八万七千人扑到了吉尔利蒙城下,做出了即将攻城的姿态,城里的帝**终于在压抑的沉默后爆发了骚动。除了严守岗位的三个帝国近卫军团和皇家禁军两万两千人外,多达两个军团一万二千人的帝国官兵吵嚷着要回家,将军们躲到了指挥部死活不表态,士兵们就推举出代表要求面见帝国皇帝。
“陛下……帝国官兵情绪不稳,臣等领军失职……”军中资力最老、曾经担任过北线集团总指挥的帕拉迪斯将军走到了皇帝御案前,“请皇帝陛下宽恕士兵的犯上不敬。”
双手靠在桌面支撑着额头,这样的姿势僵硬了很久,终于叹着气倒靠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目前唯一明确表示听从任何调遣的臣属,皇帝露出了苦笑。
“不……与卿等无关……”皇帝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歇斯底里后,终于找回了他习惯性的平淡而高雅的腔调,“传旨,除近卫军军团和皇家禁卫军外,其他军团官兵及伤员撤出吉尔利蒙……就你带军吧,到米亚斯王国边境驻扎集合讨伐军,等候朕回来!”说着,把事先写好的信丢到了帕拉迪斯面前,“这是朕给米亚斯国王写的秘信,如果朕没有回来,你就把信送出去……”
“皇帝陛下!”帕拉迪斯猛然惊醒,猜出了皇帝这番话的含义,含着老泪跪在了皇帝面前,“这面子是小,国家是大,海格拉德斯能放走米亚斯王**,说明他也非一意死战,我军忍辱一时,待国内平定,再举东征也无不可,请皇帝陛下三思啊!”
不……这是朕的战争,朕必须打败他……也许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皇帝摇摇头,转身走回了卧室。
帕拉迪斯长叹一声,无奈拣起皇帝的亲笔信,拖着老迈的身体走出了房间。
晚十时,三个帝国近卫军团、皇家禁军以及一个明确表示和皇帝共进退的帝国野战军团共计两万八千人全部上了城墙,其余的近四万帝**连伤员在内整编成七个野战军团,由帕拉迪斯为总指挥并带着皇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