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内,明宣宗正拿着一本奏折,有意无意的看一两眼,实则是在听取王振对朝堂上所有跪谏大臣的情况!
“你刚才说东杨爱卿和西杨爱卿都晕倒在了朝堂之上了,可是真的?”明宣宗道。
王振道:“回皇上,千真万确,两位杨大人年事已高,身体受不了这般长跪,便先后晕倒在了朝堂上了。”
“那他们有无大碍啊?”
“皇上放心,据两位大人府上传来消息,二位大人均已醒来,不碍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明宣宗放下了手里的奏折,站起了身又道:“不行,王振,你...你还是叫上两位御医分别赶紧到两位杨爱卿的府上去看看!毕竟外面的大夫医术不比宫中的太医好。”明宣宗面上虽恨平静,但仍可见几分关切。
王振站在一旁,不禁尖声轻笑了起来。
明宣宗眉头一皱,“你...你笑什么?还不快去!”
“奴才笑皇上啊!明明心里记挂着两位大人,但面上有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皇上这不是不打自招么?”
明宣宗不禁面上闪过一阵尴尬!“朕...朕有吗!他们这群迂腐的老儒生,总是喜欢和朕唱反调,朕这回还真不迁就着他们了,这不,受罪还是他们自己吧!他们这是自找的。别以为装出一副死谏的阵势,朕就怕了他们了,他们不就是想跪死在朝堂上,也能落个忠义之名,好名留青史嘛!朕还偏不让他们称心了,他们想死,没那么容易,快去啊!带两个御医去他们的家看看,千万别让他们死了啊,否则我拿你王振试问。”
王振轻笑着点了点头,赶紧下去了。
待王振下去后,明宣宗不禁面上显露了几分惆怅,自言自语的道:“但愿这徐秋涧不会让朕失望吧!”
另一边,徐秋涧已经接到了暂代锦衣卫指挥使一职的圣旨,而且根据明宣宗的旨意,还让他于明日便要进宫赴任报到,这让徐秋涧失望不已,明宣宗果然还是让他接替了樊忠的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他此次要上朝堂献计,也实属情非得已,为了自身安全,也为了尽早确立自己在明宣宗心中的位置,他不得不这样做。虽然他成功的证明了自己,但同样也牢固了明宣宗欲让他接替锦衣卫指挥使一职的决心。
徐秋涧无愿涉足锦衣卫,可如今明宣宗圣旨已下,皇命不可违,他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暂时遵从了这道圣谕。
夜间,徐秋涧在床榻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一想到将后要面临的种种局面,他就难以入眠;宫廷之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到处都弥漫着阴险邪恶的气氛,锦衣卫自成立之初,便名声狼藉,为天下之人所不耻,如今与劣迹斑斑的东厂一样,锦衣卫同样充当了稳定朝廷局势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明宣宗将他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无疑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明宣宗时期,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且不说三杨,蹇义,夏元吉,张辅等这些老一辈名臣,之后又有于谦,周忱等一些后辈名臣,这些人曾都是名动古今的当世名臣,他们一个个如同一块块发光的金子一般,都曾在大明朝展现出了自己最绚丽的光芒,他们无疑都是清流势力中的典型人物,所谓清流势力,自然是要以维持朝纲,心系社稷为己任,与一切影响江山社稷的恶势力作斗争。
至于恶势力,无非就有经常反对清流派大臣的一贯主张的奸逆派大臣势力,锦衣卫和东厂赫然也在其中,大明朝建国以来,被锦衣卫和东厂栽赃嫁祸,陷害过的清流大臣绝不在少数,如此这陷害忠良的罪名一直都在锦衣卫和东厂头上抹之不去了,因此这也成了清流大臣为何要处处抵制打压锦衣卫和东厂的重要理由。
面对这当代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名人,徐秋涧本应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面对他们的,可一想到以后要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去与他们相处共事,他就觉得万分不适,尽管杨荣等一些清流老臣知道他的为人,但毕竟身份不同,位置也不同,谁知以后这些清流大臣会不会因与他的政见不一,而导致矛盾滋生呢?
正当徐秋涧暗自思量间,房门却被敲响了,只听见是驿站的小二在门外喊道:“徐大人,锦衣卫指挥使大人派人前来请你去他府上一趟,你看你要不要起来一下?”
一听是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17k.com/chapter/682934/15768962.html